行驶在西延高速公路,在收费亭、服务区,在服务热线那头,您都能感受到热忱的微笑。“微笑”如同一扇窗,传递出西延分公司“司乘至上”的服务理念。一个个简单的微笑背后,蕴涵着高速员工奉献一流服务的追求。
对司乘而言,陕西高速第一印象莫过于收费员的微笑。令人难忘的是,经过任何一个收费站,“微笑”都同样自然、亲切。不过,估计很少人知道,一天下来,这个简单的面部表情,收费员要做上千次,差不多一分钟20多次,而且按要求只露8颗牙。
为了把这件小事做好,收费站会经常组织专门集训。训练时,收费员衔着筷子保持微笑姿势,一练就是1个小时,常常是脸部肌肉都练得僵硬了。平日里,稍有时间,大家就对着镜子,找搭档练习微笑、目光注视和说话语气,一心想笑得更美。
微笑是一座桥梁
收费工作中有苦有乐。遇到司乘的不理解,微笑是一座桥梁,拉近了距离;当司乘需要帮助时,微笑是夏日里的凉风,沁人心脾。
2010年6月的一个中午,正值车流高峰期。一辆货车驶入川口收费站,检测后显示超重。按照缴费政策,超重部分要交纳一定数额的通行费用。在收费人员的再三解释下,司机同意如数交纳。没想到的是,司机将钱快递到收费员手中时又迅速收回,往钱上吐了口口水,恶狠狠地说:“多收的钱拿去”。收费员当时愣住了,泪水在眼睛里打转。不过很快她镇静下来,接过钱,掏出纸巾去擦。随后又拿出纸巾递给司机说:“师傅,天热,您拿去擦擦汗吧。”司机始料不及,有些不好意思,感慨地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服务,对不起,请您把那张钱还我,我给您换张。”“不用了,祝您一路平安!”
宋娟,这个被司机亲切地称为“笑眼女子”的收费员,有次经历让她难忘。今年5月初的一个夜班,一位女司机驾车途经富县收费站。交完费后,车子重新发动几次都没成功。宋娟见状便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可司机没说话,在手机屏幕上打了几个字,递给宋娟看:我的车有问题了,能帮我联系修理吗?她应该是聋哑人吧,机灵的宋娟默想着,马上在纸上回复:好的,请您稍等!女司机又打字:我可以听得到你说话。原来她可以听到,只是不能说。宋娟本打算给女司机递上一张印有文明服务热线的名片,迟疑了一下,又将手缩了回来。随即拨通管理所监控室的服务热线,监控员立即在后台联系拖车及维修。15分钟左右,拖车和修理工便赶到了现场。那位女司机离开的时候,用手机给宋娟写了几个字:谢谢你的帮助!我真喜欢你的微笑!
“听得见”的微笑
追求卓越让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止。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西延分公司让微笑不仅看得见,还听得见。由于西延高速是条经济大动脉,也是条精品旅游路。为此,西延分公司开创性提出了“听得见的微笑”服务理念,以监控室为综合信息平台,开通服务热线、设专人接听,为司乘提供路况信息、旅游景点、地方小吃和紧急求助等各类信息咨询。文明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逐渐趋于多样化、特色化和个性化,开通以来真正成为方便司乘的热线。这其中还有些感人的故事。有一次,一位富县的司机打算下午去西安,打热线询问路况。富县收费站的内勤霍慧慧回答后想到,去趟西安一下午时间肯定不够,就把近两天的天气情况告诉司机,并建议,由于西安气温稍高几度,最好带件短袖出门。这位司机十分感动,连连说道:!谢谢!谢谢!
“微笑”很简单,人人都会。但要像收费员一样每天坚持,着实不容易。是什么让他们在坚守?
“即便一个善意的微笑也能给人带来温暖和感动”,这是收费员的人生感悟。真诚的微笑让奔波在外的司乘多了些温馨和快乐。这种服务司乘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他们心中。在简单的给予中,收获简单的快乐,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