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期 第91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0-10-19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第一版 下一版 >
铺筑腾飞的黄金大道
----------宝汉高速公路打造精品和谐工程侧记      
新闻作者:文 / 刘冠宏 马军科
    在人们印象中,修路是一个大老粗的行业。工地上压路机、装载机、强夯机等大型机械日夜不停,噪声震天动地;晴天尘土飞扬、漫天黑地,雨天污水横流,泥泞难行;修路的技术手段粗放,施工人员行为粗暴,在过去的几年里,施工单位与地方群众发生摩擦的事情常有发生。然而,当你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宝汉高速公路,面对一处处精心设计的工程、一张张挂着汗水却带着微笑的脸庞、一个个主动搭讪却不失时机地夸赞筑路人的当地群众,不由得从内心深处修正着对筑路行业“大老粗”的偏见。不由得一次次发出感叹:如今的筑路人的确不简单,他们不但把现代科技发挥到了极致,同时,还用一颗颗赤诚的心,不断创造着奇迹,精心打造着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的精品工程。
 
关注民生:高扬和谐新理念
    宝汉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将公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尺度,十分注重协调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及各行业的关系,维护沿线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保持社会稳定,通过交通建设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为了密切群众关系,防止因修路伤农事件发生,管理处在人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设了信访接待室,随时接待处理突发事件。陈仓区周原镇王家村百余亩农田因修路下陷,耕地成为孤岛,管理处不等农民提出,就主动安排在此修了一条生产路,还修了一条排水渠,并在经济上给予补偿。陇县东南镇有3处水浇地因修路被隔断水渠,管理处及时协调施工方给群众新打了5眼井,保证了140亩耕地正常浇灌。凤翔县尹家务乡王堡村因高速路匝道切断了群众的一条小路,施工方及时给村上修了一条长4公里的生产路。据统计,项目各建设单位为了方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修建村镇道路50多公里,改良土地500多亩,为群众打井20多眼,已经投入资金上百万元。
    陇县北坡药王洞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始建于唐代,元代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的马丹阳曾隐居于此,此后历朝均有修缮与扩建。玉皇殿、药王殿、纯阳阁、斗姥洞、土地洞、丘祖洞、丹阳洞等是现存的主要建筑及景观。途经北坡的宝汉高速公路陕甘界项目为此专门设计建造了现浇桥,保证山门畅通,不破坏古迹原貌,让这一历史古迹在现代交通业的推动下重新焕发活力,也使得陇县药王洞成为宝汉高速公路沿线上的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
    陇县东临千阳,南接陈仓,西北部与甘肃清水、张家川、华亭、崇信、灵台五县毗邻,自古就是陕西省西部的一个重要边陲,随着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陇县的秦陇咽喉和桥梁地位越发突显,县城本身的发展潜力很大,地域空间要求也就更高。宝汉高速公路在设计施工中,有意绕道陇县县城北侧二郎山,打出了一条长1200多米长的二郎山隧道,避免大跨桥横穿陇县城区,为陇县城区发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强化管理:打造和谐新团队
    修路靠的是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筑路大军是提高公路质量必不可少的基础保证。宝汉公司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倾力常抓,恒力创新。
    宝汉高速项目点多面广,分部在5个区县,仅宝鸡至陕甘界项目的经理部、驻地办就达近80个,而大多数项目部、驻地办地处偏远,交通和通信受限较多。针对这一情况,宝鸡建设管理处引进短信平台,用于管理单位与建设、监理单位的日常沟通,会议通知、安全事项、天气预警,都可用这一平台及时传递到每一个项目部和驻地办负责人手中。除此之外,宝鸡建设管理处还安排专人24小时全天候值班,及时接受各项目部、驻地办的反馈信息,实现了管理组织的扁平化,做到了信息沟通及时,快速高效,有效避免了信息层层传达中的信息衰减现象。
    作为和谐工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宝汉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打造和谐团队的一项重要内容。承担一线施工管理的宝鸡建设管理处,针对一线施工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特殊情况,组织专人编写了《公路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手册》,手册采用图文并茂形式,涉及高速公路建设的方方面面,小到安全帽的使用,警示标志的识别,大到各种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常识,遇到紧急事故的现场急救常识等,无所不有。该书以人身安全问题为核心,清晰明了、简单易行、讲究实效,成为一线施工人员人手一册的“安全宝典”。在此基础上,管理处无论工程再紧张,都要在各个阶段列出不同题目,在各工地进行模拟演练,以此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防范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
    这就是宝汉高速筑路人的情怀,一如沉稳的千山陇岭,把大写的奉献挥洒在群山万壑,把博大的厚爱书写于西府大地!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