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诗家,也过了爱激动的年龄,可是走秦地的路,却常常难抑内心的激动,也常萌生以诗挥洒的冲动。于是,虽不谙律绝平仄,却不管天高地厚,竟也以诗言路,便有了与路的诗情岁月。
四年前十月,初走西汉高速,体验秦岭第一条现代化公路的快捷,让我感慨万千。秦岭乃南北屏障。自古及今,为打通这“天下之阻”,秦人前仆后继。西汉高速则改写蜀道难的历史。山叠水覆林深处,残驿断道守望着日月往复,高速公路如彩练舒舞,串起千山万水,铺出宽展通途,行进山间如履平野,顿生诗兴。“孤栈半空望危崖/长路连山浴朝霞/诗圣愁回羸马处/任我往还赏野花”。这便是初走西汉的心情。
汶川地震后三天,拍交通文化照片再走西汉。登秦岭隧道北口,目睹救灾人员车辆一路浩荡,急速南下,直奔灾区,心里涌动起特想赶赴汶川参与救灾的热流。那晚,挑灯写下《献给汶川》。“汶川,就在秦岭那边/三秦,与汶川山水依连/多少次我向山那边守望/恨不能投身抗灾一线/可我岗位是守护抗震救灾通道/我责任是保障运输命脉安全/把全部感动化成守护北线的能量/把一腔炽热化成祝福和祈愿”!知诗意浅辞拙,可常来回味。倒不是孤芳自赏,而是难忘西汉和路上的故事。
小康高速是穿越秦岭又一通道。去年端午去安康,经西镇高速,穿终南山隧道,行秦岭南麓,雨沐青林,云染层峦,景致极好。高速路挽山带河,长隧径穿,高桥飞跨,人行路上,如走画里,好不惬意!想当年修阳安铁路往返秦岭,道狭路险,车簸如浪,一路煎熬,真不堪回首。如今行进四车道山区高速,快捷舒适,任意驰骋,若眼前无山还以为行在平原。于是,心随山移诌出几行诗语。“青林碧树任雨敲/万缕丝罗梳i/驰越西康不觉险/四百里路隧连桥/村廓急急身后低/叠嶂徐徐眼前高/通衢如虹贯南北/复行秦巴自逍遥”。时光倏忽,大道绵亘。如今秦岭已有三条高速穿越,还有两条在建,真叫我感叹不及!
秋天一个下午,结束榆靖分公司公干,朋友邀赏沙洲秋色。自榆林城往榆靖高速,眺镇北台,过榆溪河,登路边古烽燧,蒿草拢抱的沙丘,残躯裸露的长城,宽畅平顺的公路,络绎不绝的车流,荡起心地层层浪花。晚在酒店,望窗外崛起的榆林新城,竟无法按捺亢奋,于是沉吟半夜。“山边落日浴关楼/枯蓬寒柳没远舟/独上烽台望塞外/残垣断嶂守沙丘/昔时直道湮荒漠/今岁通衢纵绿洲/欲尽秋声暮色老/榆溪带月唱清流”。走榆靖高速的感慨,化成了一行诗话。
西安延安间,原只有210国道。现在黄延高速成为沟通关中陕北动脉。去年初冬再走黄延,穿行陕北川塬梁峁,回味信天游里路歌的凄婉,忆曾两次徒步西延间的体验,再看黄延高速如巨龙腾展,一路车流奔涌,令我思情难遏。吃过羊肉,喝过米酒,同行的贾先生说,这回肯定有感要发!得老贾激将,我写了《西延路上》。文以四句诗做结:“曾走西延晓路难/喜看大道贯重峦/高原通衢织锦绣/三秦腾飞等闲观”!
今年四月做高速公路企业劳动制度调研,与几位同仁走西禹和商界高速。西禹四车道,连接秦地与山西到华北;商界六车道,通达秦地与豫鄂至江南。蓦然四望,三秦往东西南北,皆有高速接连;曾经四塞固险的封闭之地,通江达海如此之便,真有天翻地覆之慨!行西禹远眺司马祠,忽来灵感,吟得“复行渭北逢雨雾/幸有西禹开通途/司马若续新史篇/肯将华辞赋高速”几句。自商界过南阳奔十堰,经古隆中,便得《走东南高速》。“离陕别豫下荆襄/重山复水不觉长/孔明出山遥迢路/通衢如画一日往”。倘诸葛有灵再现,顿见原野大路纵横,不知摇扇捻须作何感想!
曾有幸参与商漫与宝天高速建设。两路通车一年,可想起与建设者走过的十几个寒暑,仍心潮难平。作为项目联系者,见证了高速路怎样从没路的地方一米米崛起。我为路每一步延伸振奋,更为建设者辛勤奉献感动。商漫下桃园隧道贯通,难耐激动,写下“万重商山多天堑/自古难逾下桃园/忽闻大道穿峰来/十里山程有洞天/悠然岭北到岭南/遍看春晖染重峦/问谁巧绘春归路/铁军高歌开拓篇”一诗,献给建设者。鹘岭隧道贯通,则用“几炮移走百方石/一隧洞穿数重山/自此秦鄂有坦道/万水千峰须臾间”,抒发我一腔感奋。
宝天高速建成适逢关天经济区规划颁布。三月间路面紧张施工时,我去工地了解进展情况。陈仓春意正浓,西山野花烂漫,渭水春波轻漾,景色分外迷人。管理处同志问是否上山看看,我极喜与山花春水亲近,可知他们为确保项目如期建成,忙得“五加二”、“白加黑”,没有闲暇,而我偶来一次,走马观花,哪还敢搅扰?谢过好意,便直奔工地。后写下《宝天春》。“岭上百卉竞秀妍/路边新柳绿西川/无暇渭水弄春影/直看大道贯陕甘”。这是那天心境的真实写照。
路的建设者是创造历史的人。远离家乡亲人,长年野外作业,与日月风雨同行。路在他们手中成长,脚下延伸,可路上不曾留下他们名姓。通车典礼广场旁的河边,有汉子收着晾在石头上的工装,还有几位往三轮车上装着行李,他们要走了,通车典礼似乎与他们无关。他们名字叫“民工”。此番情景,难从记忆中抹去。我写《走了》一诗,寄寓对这个群体的理解。“望眼路上流淌的喜悦/任清风把脸上灰尘拂光/听声树梢雀儿的啁啾/拿泉水把酸涩的双眼蒙上/想回路里填埋的日子/用嘶喊把生命透支歌唱/拾块落在路边的石子/让回忆把青春付出补偿/再掬把飞瀑流泻的雨雾/连同逝去的岁月装进行囊/天地间炮杖骤响/大路上车队浩荡/走了,揣着土屋换成楼房的梦想/走往没有路有活干的他乡/走了,带着挣够女儿学费的希望/走往明天成长大路的地方”。所以珍藏这首拙诗,是将这个群体和他们的奉献,缕记在我的心底。
这些经历与体验,感慨与感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对秦路变迁的感怀而已。我把它说出来,说给想听和愿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