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期 第92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0-10-29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江口道班的变迁
新闻作者:文 / 徐立生 唐 燕

    翻越巍峨陡峭的秦岭太白山过眉县即进入210省道留坝段境内。这里群山蜿蜒,溪流潺潺,婉转的鸟鸣和扑鼻的野花清香代替了城市的喧嚣和汽车尾气,使人顿感神清气爽。然而,在这绿水青山环抱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座绿瓦白墙的建筑,它和它的主人在巍巍秦岭的映衬下,成为山中一道绚丽的油彩画卷。这就是被陕西省公路局授予“文明道班”的留坝公路段江口道班。可别小看这座建筑,它可是我省第一个生活设施完备,准星级宾馆装饰的公寓式道班。
    金秋十月,已是落叶纷飞的时节。然而,一走进江口道班的院落,仍然是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院内树木葱茏,一丛丛竞相盛开怒放的秋菊和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把道班的小院子装点得花团锦簇,目不暇接。该道班占地7.66亩,建筑面积930平方米,砖砼结构,三层共计24间,每间宿舍约25平方,均带有独立的洗漱及卫生间,段上对院落进行了绿化、美化,种植了竹林、花木、苗圃,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宜人效果。要不是有身着橘黄色的道班职工出入,还真以为是宾馆或是哪位款爷的别墅哩。
    在职工们欢快的笑声中,笔者体会到他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不由得想起过去的道班。过去的道班,三五间平房、五六个工人、几把铁锨、几辆手推车,这个月在这,下个月在哪都不知道。职工们居无定所,晴天一身灰、一身汗,雨天一身水、一身泥,连洗澡都困难,为此,社会上不无调侃地说道班工人“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仔细一看才知是公路段的”。养护工人连找对象都成了老大难问题。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道班和职工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划时代的变迁,各级都把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营造拴心留人的和谐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多方筹措资金,改善人居环境,调动全体干部职工扎根山区、奉献基层的积极性。留坝公路段江口道班就是一个时代变迁的典型标志。该道班从设计、施工、布局以及配套设施的完善都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尤其是将“卫生设施进房间”作为新建道班的标志,从务实,求全,营造家庭的温暖氛围为目的来建设,不断增加道班的功能性,彻底解决了职工起居不方便的问题。现在,冬天夜间披着棉袄上厕所的现象已成为职工茶余饭后忍俊不禁的笑料了。
    如今的江口道班不但有着院内舒适优美、赏心悦目的庭院环境,还在原“五小建设”配置的同时,在硬件设施方面得到提升,职工宿舍安装了水冲式厕所,配发统一的衣柜、书桌、和床上用品,安装了电动伸缩门、柜式空调、实行统一的公寓式管理,设置了专门的会议室、娱乐室,购买了电脑,开通了网络,使职工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外面的世界。辛勤劳作之余,一台电视机为道班职工带来五彩缤纷的世界,《陕西交通报》、《陕西工人报》、《汉中日报》讲的是职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让职工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学习的目标。单位不时送来的一斤茶叶、一袋绿豆、一袋白糖、一支流感疫苗,带着浓浓亲情,让职工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体贴。一个个小书架、一册册励志书、一盘盘休闲碟,愉悦的是职工的身心,满足的是职工对知识的需求和对成长进步的渴望。一缕关注的目光、一句温馨的问候,浸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一纸合同、一张卡片、一份保险带给职工的不只是稳定的预期,更是权益的保障。
    “环境越来越舒心,工作越干越有劲”,这是职工们的一致感觉。职工老郭感慨地说:“单位把道班建设得跟家一样,我们就应该像爱家一样爱单位,把养护工作干好,为这个大家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在道班职工们由衷的心声中,笔者也深深感受到公路职工生活品位的提升和“家”的温馨,也衷心祝愿我们的公路“大家”越来越好!
                                          (作者供职于汉中公路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