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期 第92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0-11-05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第一版 下一版 >
路上的感动
----------记陕西著名作家、社科专家公路采风活动      
新闻作者: 文 / 图 袁立忠 赵刘宝

     10月25日上午,秋雨绵绵,秋风飒飒,天气突然降温。但陕西省公路局会议室里,却热流涌动。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省公路局局长王平,厅党组成员、省交通工会主席陈武汉,省公路局党委书记宋小强和厅局有关部门领导,为由省公路局组织、省交通作协承办的陕西著名作家、社科专家“迎国检、展亮点”公路采风活动举行送行仪式。
    著名作家、省人大常委、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名誉主席叶广芩,著名作家、西影厂编剧导演、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省作协副主席莫伸,著名作家、省作协副主席冷梦,著名作家、省作协原党组书记赵熙,著名学者、散文家商子雍,著名诗人、作家、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会长朱文杰,省社科院方言学研究员孙立新等10名作家、社科专家,参加了采风活动。省公路局党委副书记王晓烨、纪委书记张亦欣和省作协理事、省交通作协主席丁晨等一路陪随采风活动。
    莫伸代表采风团讲话时说,作家们多年来与陕西公路交通系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前我们参加过多次高速公路的采风,这一次专看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相信对陕西交通发展会有更深的了解。每一次的采风活动,我们都强烈地感受到陕西交通愈加辉煌,人们的生活质量就愈加提高。今年正值“十一五”收官之年,我们也想通过此次采风,为谱写陕西交通大发展,搜集素材,做好文章。
    省公路局局长王平表示,“十一五”对于我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的养建管确实是不平凡的5年。此次能够邀请到各位著名作家、社科专家到干线公路、农村公路采风,就是想通过采风这种形式让大家亲身感受公路行业和公路人,了解陕西公路“三心”品牌,希望通过各位独到的眼光、开阔的视野,发现、挖掘公路行业在养建管和服务等方面的亮点,通过作家们的文章让社会更多的人关注陕西公路。
    10月25日至10月30日,作家、社科专家采风团一行先后到商洛、渭南、延安等地进行采风、采访。在陕南、关中、陕北的6天行程中,作家学者们上国道,走省道,下村路,进道班,参访治超站、服务区、收费站、办公楼和职工书屋。每到之处都认真听取各单位的工作介绍,详细问询职工们的生活和办公条件,与一线道工、治超员、收费员和管理干部,进行广泛的交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从中汲取创作营养,搜集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在梁坪村这个商洛第一客家山寨,作家们参观了村容村貌,听取了村主任对建设农村公路服务新农村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情况介绍。在108国道韦庄治超站、合阳县路井道班、合阳公路段,作家学者们听取了基层单位对公路环境综合整治的介绍,详细询问了一线道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并激情挥毫,为周恩来总理签发奖状的路井道班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在治超站,作家学者们观看了全省联网的检测监控系统,对超限治理工作进行了细致了解。在210国道黄陵段,作家学者们对美观整洁的路容路貌和黄帝陵观景台赞不绝口。省作协副主席冷梦指着路边的景观区说:“公路人这是在做艺术品呀”。
    发达的路网,干净、平整的路面,美丽的路边环境,所有这些都被记录在了作家们的笔记本里、照相机里。著名作家叶广芩看得认真,问得仔细,提的问题有深度、有广度。老作家赵熙的小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墨宝留了一路。著名作家莫伸走一路记一路。著名作家冷梦走一路问一路。著名散文家商子雍儒雅洒脱,提的问题,总是又风趣又有学者风度。诗人朱文杰是相机不离手,走一路拍一路,生怕把好路美景漏掉。省社科院研究员孙立新第一次到公路上采风,他感慨地说:“这次出来我是真正体会到了你们常说的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
    几天下来,陕西公路人“爱路敬业、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铺路石”精神给作家学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实了解到了陕西公路人近几年在践行“三个服务”、打造“三心”陕西公路品牌等方面所进行的积极实践。他们表示:陕西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品的大提高、大发展,令人振奋,一线公路职工的辛劳和生产生活条件让人感动。看到了整洁亮丽的公路环境,感受到了公路人大方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我们一定会投注更多的目光和笔墨,认真挖掘,充分提炼,谱写公路建设的辉煌成就,用文字展现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行业。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