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期 第944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01-1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有个美丽的小城叫凤县
新闻作者:文 / 吕海龙
    入暑的燥热逐渐消散,山风习习中,“翻秦岭”而过,进入凤县治辖的百里绿色长廊。一路青山叠翠、蝉鸣聒噪,几乎一溜烟下山路,沿途星罗棋布的徽派民宅、店铺,清一色的彩绘、马头墙,让人挑剔的偷窥到地处西北小城――凤县这个旅游后起之秀大手笔下的火候略欠。
    仿古的路牌、平坦的214国道,与宝成铁路上鸣笛疾驰的火车擦肩背驰的快意,还有那兰格盈盈的天、清凌凌的河水,令乘车的疲乏都丢到了爪哇国。黄牛埔、红花铺、三十里铺……的确有别于关中人家村镇的名儿,不乏江南水乡的味道。日暮西山,隐约看到凤州的路牌、楼群、霓虹灯……误以为到了凤县署衙驻地。岂料,有老者遥指还有二三十里地,此是古风州也。
    夜幕降临,初绽的华灯倒映在小城的一湖蓄水中,倒映在这美其名曰的“凤凰湖”中。依坡环建的楼群宅院、小贩老腔古调的吆喝声,折射出小城的精致之美。让风尘仆仆的山外来客一下子轻松了些许。此刻,期待在雨后晴霁的山城饱享“传说”中月光变幻、星河灿烂的迫切骤增。
    那满山的“繁星”闪烁在浩渺的“天际”,让人分不清哪是天上的星,哪是小城的“星”。时而镰刀状、时而银盘状的山城之“月”,让天边的那轮残月顿显逊色,不再有唯我独尊的资本。
    凤凰湖边凭栏临风,有远道的游人私语:“这和上海外滩、大雁塔差远了……”是的,夜色中的黄埔一江两岸,有着小城难以望其项背的气势宏大,夜色中大雁塔广场那华彩的音乐喷泉,自然让小城难以企及。但在这四面环山、“星”“月”齐天的夏夜,在这桨声灯影中,造访有着“小江南”之美誉的小城,懒懒散散的溜达着、呼吸着,领略着这声光变幻的音乐喷泉,怎能说这台视觉盛宴待客“小气”呢?面对那矗立湖心号称亚洲第一高的七彩喷柱,姑且不说是否真的“威名远扬”,就那时而轻慢、时而激越,响彻天籁的回音,足以引领着整个山城舞起来、跃起来。超越山高、超越激情,让人心潮澎湃。这恐怕是一个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生存者无法从心灵深处超越的。
    循着羌笛的悠扬、羌舞的欢快,直奔凤县署衙门前,想一“餐”千人跳羌舞的盛宴。雨后的街面积水未干,山城人就自发围成几圈,合着欢快的节拍歌之舞之,远方的游人竟也情不自禁的合上羌舞的鼓点手舞足蹈。毋庸置辩,那场面、那艺术性,的确与期许中:篝火堆堆、满大街是身着羌服盛装的羌族少女与远方客人手拉手洋溢出欢歌笑语的想像相去甚远。“火焰升起来、米酒举起来、皮鼓敲起来、莎朗跳起来、洒歌唱起来……”那毕竟只是《凤飞羌舞》的艺术结晶。但能把千人跳羌舞从官方行政命令组织每晚进行,发展成一项旅游产业,并令山城人竟然“上瘾”,风雨无阻去自娱自乐,足见山城决策人思变用心之良苦。
以红头文件“汉改羌”尽管在民间沸沸扬扬的争议声、在媒体连篇累牍的质疑声中仓促收场,是非功过不再遑论,但毕竞给羌文化的弘扬加了一把火,“狡猾”的凤县人也不花一分一厘广告费推介了山城,赚了个钵满盆满,以致“专列”都直奔小城。
    乍到小城,满街窜行的敞逢旅游观光车随处可见。终却经不住一对中年夫妇对小城“月亮湾”美妙描述的蛊惑,怦然心动搭乘往之。一路上,从“月亮之城”的神话唠到人造星月,从“羌改汉”口片到生计……健谈的夫妇打开话匣子,在一种有心无意中推介着凤县的大红袍、木耳、矿藏及山山水水。谈及居家过日子,幸福指数写满脸上。那副优越的神态让我对这个小城的印象记忆犹新起来。更有那坊间流传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权且称之――“杯酒劝淘金人”的掌故让人无不感慨!讲的是早些年一些淘金者来到山城开采矿藏,财富实现原始积累后,携金远赴异地兴业。而过度的滥采滥开留给山城人的只是满目疮痍和自然环境恶性循环带来的更加贫困。为了能让淘金者反哺山城,山城的父母官们召集已四散各地的采矿人,杯酒力劝他们回到曾经成就人生辉煌的转折点――凤县来投资兴业,反哺山城,并给予“绿色通道”,使许多有良知的采矿人怀揣“酵母”和真金白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创业之乡投资兴业,迅速激活了山城。 
    小城之夜,留给突出喧嚣重围的山外人是美的、温馨的。LED灯幻化出的一轮明月、满天繁星,不可谓不是大手笔。在这个善于克隆的时代,经典之作难免会衍生出更多的赝品,但阔步奔小康的智慧之路,终究是无法复制的。宽阔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迟早会修到这座山城,但一条奔小康的天路、心路更在每个山城人的心中。
    记忆中的小城流光溢彩、美仑美奂,美无处不在;记忆中的凤县人热情、健谈,让你还有带着家人再往的冲动。
                                                   (作者系宝鸡管理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