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文化是公路事业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公路要发展,文化要繁荣。对于基层单位而言,需要充分运用公路文化的力量,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先进的管理理论、共同的发展前景凝聚精神力量,促进科学发展,激发行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个缺乏先进文化的行业或单位必然在前进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因为它很难形成强大的单位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那么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公路文化是引导职工扎根山区、爱岗敬业的精神动力。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公路职工的思想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冲击,使爱岗敬业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淡化。近年来,很多道班陆续有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一线当养路工,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感到迷茫,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时,就需要我们用先进公路文化理念去引导职工重树信心,增强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公路文化是树立良好公路形象的力量源泉。公路行业的社会性,决定了公路形象必然会受到社会广泛 的关注。基层公路管理部门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公路人长年累月在寒风烈日中工作的情景,让社会公众看到了一个艰苦奋斗、甘于平凡、勇于吃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公路人形象。而在依法治路的过程中,社会对我们的工作难免产生一些“误解”,这需要我们拥有自己的行业特征去宣传,以一种独特的公路文化去倡导我们自己的“行业精神”,树立起公路部门新的形象。
开展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组织力量不足,缺乏深层次的研究与整体规划。在进行公路行业文化建设时,基层单位主要依靠政工人员去组织实施,开展活动的时候也很少进行整体规划。很多基层公路部门没有一个中长期规划或个体的实施方案,使得在具体操作时显得盲目。而有的部门虽然有着一定的规划,但是内容较为破碎,形式较为单一,范围不够宽也不够系统、完整,很难顺利的实施。同时因为人力的不足,使得公路行业文化建设没有进行过深层次的研究。很多单位都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宣传、呼吁上,而对于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主要任务、工作方法等都还仅仅是停留在从上级文件或者是同行那里获取,而没有进行过重点的研究。
在具体操作上没有体现行业特色。在进行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基层公路部门没有能够与自己行业、单位的特点、历史与现状进行结合,从而使得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出现了脱节。在具体的操作形式上也仅仅是去模仿、照搬照套别人的,而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与行业特色,不能将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真正的渗透到公路建、养、管的整个过程中。这也就使得当前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缺乏时代鲜明性、系统整体性、相对独立性以及实践可塑性。
如何做好基层公路文化建设与发展工作
重在实践,要抓好公路养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打好自身基础。要建设发展好公路文化,就要高度重视公路养护管理中的科学化、规范化,要按照“建养并重,强化管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依法治路,保障畅通”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交通部《科学养护与规范化管理纲要》。同时,根据我们公路实际情况,有重点、有计划地在国省道干线公路上大力推行GBM工程,进行公路标准化、美化和管理规范化建设。此外,还需加强路政管理,依法治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好路产路权,保障公路畅通,打好创建公路文化的坚实基础。
确实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关心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公路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我们要不断提高公路职工生活质量,并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职工教育,采取脱产与半脱产、长期与短期轮训、函授与面授、送外培训与自己办学、鼓励自学成才等多种形式,广开办学门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公路职工中进行文化、技术、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各种教育培训,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技术的适用型人才。
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路道德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才有助于基层公路文化的发展。在当前公路改革转型条件下,旧的文化支持诸如单纯倡导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而不从根本上解决职工提高生活质量问题、解决职工真正关心的后顾之忧,因此我们有必要抓紧构筑新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全新的公路文化理念,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路道德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以支持新的经济生活秩序、改变人的观念,从而推动公路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