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欢送会上,班主任对我们说:“我对大家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你们以后每年能读一本书。”当时,同学们对班主任的这句话很不以为然。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在大学期间,读书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除过专业要求必读的书目之外,大多数同学还是喜欢读小说。就拿我来说吧,几乎一个礼拜就能读完一本厚厚的小说。当老师说一年读一本书的时候,当时的我们那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时至今日,已经工作四年的我,虽然零零散散地看了许多书,但却没有完完整整地读完一本书。
现在想起老师当时说的那句话,不由得有点难为情,也为当时那种轻蔑的态度感到深深的歉意。
说起读书,我是非常喜欢的。从小就有一个习惯,总喜欢一个人猫在家里看书。特别是在阳光明媚的下午,端一个小板凳坐在后院里,一边享受阳光沐浴,一边享受书的智慧。那种惬意,那种享受,真是有种超脱自然的感觉。
但细说起来,在读书上我真的是缺少毅力。也许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诧异,读书还需要毅力?读书就像是在走人生路,没有一定的毅力,绝不可能到达终点。
我也常常在困惑,为什么不能利用更多的时间去读点书呢?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这似乎是好多不去读书的人共同借口吧。但是我心里却很明白,自己在读书上是变懒惰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特别是工作以后,由于工作的需要,才发现,自己读的书太少了,于是就抽时间恶补。然而,这种急功近利的读书方式,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带着目的去看书,也许能得到一时的成就,能够解决当前的某些问题。然而,如果把读书仅仅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很难达到书对我们成长的促进作用。
我以前也喜欢看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当置身小说的情节之中被深深吸引之时,自己仿佛就和现实的世界脱离。自己仿佛就成了书中的主人公。有时候看的一个人在房间里一会笑、一会哭。后来渐渐的我不怎么读长篇小说了。因为我这个人过于感性,特别是看了那些悲剧小说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自己的感情都很难恢复,那些揪心的情节不停在自己心理缠绕,怎么也摆脱不出来。
虽然如此,但是我还是想去读一些小说。我们的人生经历有限,幸福也好,磨难也罢,不可能去一一经历。读小说,就能让我们去体验种种人生百态,将自己置身于小说的情节之中,去体味一次别样的人生。每当我说这些的时候,妻子总会说:“书中写的都是别人的事情。”不错,书中写的是别人的故事。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故事中去体验到我们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东西。
现在我也开始给自己规划读书了,争取完成老师毕业前布置的一年一本书的作业。
(作者供职于商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