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期 第106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2-03-30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提起他,我就会微笑
新闻作者:文 / 杜会琴
    春节期间,我最欣慰的,不是买了新衣,也不是吃了佳肴,而是邂逅了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林语堂在序言里说,“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在万民欢腾的热闹时分,我开始了阅读。
    苏东坡首先是一个重情义的人。第一任妻子与他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十年后,他写出了那首著名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第二任妻子是前妻的表妹,她以对东坡先生无限的崇敬和倾慕,以十一岁的年龄差距嫁给了昔日的姐夫。这个贤惠的女人,陪苏东坡经历着他的宦海沉浮,却毫无埋怨,一直默默陪伴在丈夫身边,善待着表姐的孩子。婚后二十五年,她还是病逝了,苏东坡的弟弟帮助他完成了要和这个女人生同室死同穴的誓言。由侍妾扶正的王朝云,十二岁进了苏家门,见证了苏东坡的得意和失意。苏东坡流放到海南时,这个比自己小二十六岁的女子,用生死相依的深情温暖着他日渐苍老的心,十一年后,朝云病逝。此后,苏东坡先生再无婚娶。
    其次,苏东坡是一个率真的人。官场上,在新旧两党为了自己的利益拼杀时,他并没有为了私利而摇摆。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宋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其中有食盐官卖的规定,盐价高得老百姓吃不起,他公然对此表示反对。后来,司马光又要废除新法,东坡又坚持说新法中利国利民的部分要有所保留。在官场中挣扎了大半辈子的东坡先生始终保持着文人本色,不巴结权贵,不勉强自己站队,不睁眼说瞎话。在酒场上,苏东坡喝得酣畅也醉得坦然,有文曰“杯盘狼藉”后,便“相与枕籍乎舟中”,大睡到东方露白。
    他还是一个旷达的人。他“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被贬黄州时,没有官奉,还自封“东坡居士”。一次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独他引以为乐,“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的是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也无风雨也无晴”,体现的是举重若轻,大无大有。如此胸怀和气魄,自古到今,谁人能及?在几度浮沉的宦海中,他顶多感慨“人生如梦”,但绝不发牢骚。一生除了参与平治天下,还做了不少实业,兴水利、修苏堤、做“东坡肉”,采药配药给百姓治病。他从宋朝走来,一直活在那些崇拜他、欣赏他、赞美他的人的心里,他是历史风尘里的极品,是上天送给我们的一个永远的惊喜。
       (作者供职于商洛公路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