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17时28分,随着轰隆一声炮响,全长5450米的西商高速秦岭隧道右洞成功贯通,标志着鏖战978天的秦岭隧道全部打通,西商通衢离我们又近了一步!
爆破的烟尘刚一散开,承担秦岭隧道建设的第14、15合同段施工人员就冲上前去,数百建设者激情相拥,被岩石打磨得粗糙有力的一双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从不轻弹的男儿泪,在这一刻也夺眶而出。
为了秦岭隧道的贯通,两年多来,无论是西商管理处、监理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铆着一股劲儿,在巍巍秦岭里穿梭,许多一线工人没有出过一趟山、没有休过一天假、没有回过一次家。今天,他们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尽情地跳、忘情的笑了……
随记者一起来秦岭隧道采访的西商管理处工作人员说:“别看现在大家这么开心,当初隧道久攻不下的时候,可愁坏了大家。要不是后来管理处的“三板斧”,秦岭隧道估计现在还在攻坚呢。”
“三板斧”这个词一下勾起了记者的兴趣,带着疑问和好奇,我们来到西商管理处秦岭隧道现场工作组一探究竟。
第一斧:工作小组跟班作业
秦岭隧道,西商高速公路赫赫有名的控制性工程,其进口段位于蓝田县灞源乡、出口段位于商洛市商州区大荆镇,左洞长5445米,右洞长5450米,单洞总长10895米,设计标准为双向6车道。隧道穿越秦岭构造剥蚀中山区,围岩以变质岩片理产状断裂构造、褶皱、破碎带为主,大部分为Ⅳ级或Ⅴ级围岩,且变化频繁。尤其是出口段第15合同段,先后8次经过溶腔涌泥段、730米软泥夹层段、多条断层带。自开挖以来,状况不断、问题层出,先是涌水、涌泥,接着是局部塌方、钢拱架变形等,严重影响了正常掘进。
“秦岭隧道进洞之初,还比较正常,每个掌子面日掘进3-4米。但是在出口段,由于围岩差且变化非常频繁,每2-3米就有一个变化,甚至同一横断面的地质都不尽相同,围岩变化可以说用诡异来形容。我们也采用了超声波探测,超前水平钻芯等手段,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导致施工进尺异常缓慢”,西商管理处驻秦岭隧道现场工作组组长吴慧彦说。
面对如此复杂的围岩变化,西商管理处决定“以变应变”,派驻工作组进驻隧道,根据围岩实际情况第一时间灵活调整施工方案。2011年3月25日,在省交通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西商管理处从其他项目抽调得力干将,组建了一支16人的秦岭隧道现场工作组。工作组办公地点设在第15合同段项目部内,工作组成员吃住在施工一线,全面负责协调、督促、监管、观测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又根据工程需要,将工作组细分为掘进组、支护组、出渣组、路面组、机电组等多个突击小组,24小时跟班作业。突击小组每天晚上开碰头会,对当天发现的异常情况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查找原因,研究解决办法、积极督促落实整改。同时,每3天召开一次范围扩大至现场技术员和施工队伍领班的专项会议,对3天来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频繁出现的问题重点研究,制定可行措施,优化施工工艺和方法,缩短工序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
第二斧:专项考核重奖重罚
奖罚分明,重奖重罚是加快建设的有效手段,实行专项考核是西商管理处继派驻工作组进驻隧道施工现场后劈下的第二板斧。从2011年3月起,西商管理处制定了《秦岭隧道专项考核办法》,对秦岭隧道实行周考核,进一步缩短考核周期。考核时,施工、监理单位、管理处共同参与签认,做到严格、透明考核,并及时兑现现金,监督发放到一线工人,极大地提高了参建人员的积极性。
今年春节过后,西商高速公路通车时间确定。管理处倒排工期,在专项考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节点考核,明确每个节点5-10万元的奖罚标准。同时又督促第14、15合同段分别制定了对施工队伍的奖罚措施,奖励采用现金方式发放到施工人员手中,激发施工队伍的工作热情。
“截至目前,我们所有的施工节点基本都按期或者提前完成。在节点考核的过程中,我们又进一步进行了细分,细分到每天、每个循环考核,这一切都是基于通车时间倒排的。”吴慧彦向记者介绍说。
每个循环考核?搞工程的人都知道,隧道施工的一个循环包括掘进、支护、二衬等工序。将考核时间卡到每个循环,也就意味着每道工序的时间都出不得丝毫差错。
第三斧:不见不散共同推进
基于秦岭隧道工程建设难度大、时间紧的情况,为确保通车目标顺利实现,省交通集团和西商管理处多次明确秦岭隧道施工“无界限”,并确定了两家施工单位“不见不散”的施工原则。
今年2月14日、15日,西商管理处通过省交通集团分别约见了两家施工单位的上级法人,两次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强调了秦岭隧道对整个西商项目的重要性和省交通集团甚至省交通运输厅对该工程的重视程度。使施工单位从思想上对秦岭隧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引起足够的重视。
会后,两家施工单位按照“不见不散”的原则,第15合同段成立了本单位的工作小组,由中铁十八局副局长任组长,局隧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常驻秦岭隧道的施工单位局领导、公司领导多达18人,一线施工人员600余人,施工机械按120%的标准配备,实行全覆盖24小时作业。左洞顺利贯通后,又第一时间新开右洞工作面4个,使工作面达到12个,采用“蚕食”战术,一点点啃掉这块“硬骨头”。第14合同段不等待、不松懈,组建青年突击队,组织开展“决战90天”劳动竞赛活动,增加机械设备和人员,全力加快建设,截止3月28日右洞贯通,共越界施工1355米,其中右洞越界715米。
从2009年7月24日进洞至双洞贯通,整整978天,西商高速全体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秦岭隧道这只“拦路虎”驯服。隧道施工“零伤亡”、贯通“零偏差”,西商人实现了当初的承诺。
当欢呼的人群散去,机械的轰鸣立即代替了人声的鼎沸,挖掘机、装载机、出渣车各就各位,“无缝隙”施工继续进行。西商人,开始朝着最后的胜利加速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