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6期 第106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2-04-1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回乡见闻
新闻作者:省交通运输厅科教处处长 马 秦
    我的家乡在距离省城不到三十公里的地方,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旅游胜地,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每到春节,我也都会带着家人和孩子回家去看看。也已不记得有多少次路过县城,偶尔有兴趣时也曾登上骊山半腰,俯瞰整个县城,每当这时,看到整个县城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都会为家乡的发展而自豪,但又为很多建筑和旅游胜地的不协调而感到遗憾。
    临潼因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等名胜古迹而举世闻名,但盛名之下,城市规划建设和古迹的协调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多年来,一届一届的领导也在不断地努力去改造它,特别是从高速公路进入县城的地方,公路宽阔,一排排整齐的路灯,路两边几家大的单位高品质的建筑为县城增色不少,已初具旅游城市的高标准。但路过县城向东走,公路两边的景色就比西边逊色不少,很多民房挤在了公路两边,且民房的建筑风格各异,差别很大,看不出有任何规划的痕迹,给人看上去很凌乱。继续沿着骊山脚下新修的兵马俑专线驱车东行,路边已不再挂果的果树成林,景色非常宜人,偶尔能看到有几家农家乐的招牌高高地悬挂在树丛之中,格外醒目。春节到了,各家各户门口都贴有庆贺春节的对联,对联上写的内容大都是家家户户对来年的祝福和企盼。
    一路走来,不知不觉间车已停在了我姨妈家的公路边。我的姨父姨妈今年都已八、九十岁高龄,两人身体都很硬朗,头脑依然清楚,长年辛勤地管理和看守着自己家的几亩果园。看到我们来后他们非常高兴。当我问到一年的收成时,姨妈高兴地连说不错、不错,现在一切都很好,每年果园的石榴能卖一些钱,地里的收成也够吃。农村又实行了合作医疗,看病也能报销一部分医药费。谈话之间,能看出姨妈对目前的生活还是很满意。当我看到他们长年居住在简陋的窝棚里就劝说他们过年应该搬回家里去住。姨妈说,太麻烦了,地里还有那么多东西,搬一次太麻烦,不搬又不安全,因此他们住在这里也能照看。我环顾左右,看到周边除了一堆柴草和一些杂物外别无其他,心里不禁哑然失笑,心想,实在是现在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了,社会治安好了,小偷少了,要不然真要是有小偷,就凭两个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又能挡得住谁。
    离开姨妈家,我又要去我的舅舅家,他今年也已经八十多岁,去年病了一场,现还在治疗中。从省城医院回来后,多亏农村现在有了医疗站,他一直在医疗站坚持打针,还告诉我每打一次针,国家可报销多少钱,家里负担多少钱,每笔账都算得很清楚,病后身体恢复得也很不错。舅舅的家就住在有名的兵马俑旁边,这里借兵马俑出土后的旅游发展,整个村子的村民还是比较富裕的,一部分村民因搬迁已住上了新房,整个新房的建设是区上统一规划,看上去非常整体,村道也都修成了水泥路。我的表弟在村上当村干部,当我和他聊起下一步的打算时,他告诉我,准备进一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说他这个村村民尽管比较富裕,但一家一户一盘散沙,干不了大事。你看现在农村生活垃圾遍地,生活污水满地流,农村一家一户无法处理,咱们这地方在兵马俑跟前,旅游来的老外又多还影响环境。他还笑着问我,政策上老说城乡一体化,要建设小城镇,我们这个地方这么好的条件都还轮不上,别的地方城乡一体化猴年马月才能实现,你说现在用你们的话讲是不是叫远景规划?我们这一代人还能赶上赶不上。我笑笑说,快了快了,你先带头干起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条件好了,小城镇建设就有基础了。我一边回答表弟的提问,一边若有所思,细想想表弟的谈话还是蛮有道理的,我的家乡也在兵马俑旁,农村村民生活条件好了,都有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现在的土地已分田到户,政府对农村还来不及规划,村民们的建房没有办法就将房子建在自家自留地上,这样大片的耕地被无序的建房蚕食着。原有的一些老宅基地由于街道太狭窄缺乏必要的排水措施在人去房空后而大量的荒芜,这样无序的建房大量的挤占耕地,特别是渭河南岸,土地资源珍贵,我的家乡村民们人均不到一亩地,如果这样下去,人均占地面积会越来越少。想想我们的政府工作是否应该超前规划,像兵马俑这样的旅游胜地周边,是否确需提前纳入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的范畴,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既可以节约大量耕地,改变现有农民一家一户占有土地的现状,还可以引导农民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满足群众迫切希望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
    临潼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小学到高中阶段我都是在这里渡过,多少次梦回牵绕我都会回到她的怀抱,看着她跟随时代的脚步在越变越美,我为她的发展庆贺,但更希望她前进的脚步更快一些,在不远的将来从一个世界旅游热点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旅游胜地。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