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6期 第106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2-04-1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淡妆浓抹总相宜
----------沪陕线西商高速公路走笔      
新闻作者:文 / 陈若星
作者简介
       陈若星,作家、翻译家、获陕西百年三八・杰出女性荣誉、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文化艺术报》总编辑。著有《女性・职业・家庭》(译著)、《烈火与恐怖》(译著)、《没有讲过的故事》、《夏花秋叶――若星报告文学散文随笔选》、《日暮乡关》(电视剧)以及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论文与散文二百余篇(部)。
 
 
    这是中国公路交通史上首条跨越秦岭的六车道高速公路。
    仲春3月,我们陕西作家一行,应该是第一批体验、品尝与享受这条高速公路之快捷、舒适及其旖旎风光的旅者。
    一路走来,西商高速公路的精美,与不时浮现在公路两边的那些青翠与枯黄杂糅的山谷,那在春水的淙淙流淌中闪闪发亮的小溪,那呈现着黑白或金红色调的村落、小镇,那在仲春的薄雾中缓缓苏醒的原野,那远方的炊烟,近旁的犬吠牛鸣……无不使人流连、难忘。
    可能会有读者发问:使用“精美”这两个字,你是在描绘一条高速公路吗?
    这样两个字,它包括了西商高速,其路面的宽阔、平展、洁净、细腻,其路基的厚实、坚固、齐整、规范,其桥梁的伏波挽澜、凌空飞渡,其隧道的钻山穿岭,宛若蛟龙,还有那长满紫苜蓿苗的边坡,特色各异、雕梁飞檐、落地窗通透明亮的休息服务区,登高望远、微风轻拂的观景台,还有那些根据沿线人文积存、旅游风情而打造的绿化景观区,真正是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回程中,望着远方起伏的山峦与奔流的江河,以及这条在山峦与江河间穿越的精美的高速公路,一首大文豪苏轼的诗句浮上心头: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
    这条沪陕线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起于西安绕城高速灞桥北侧,设枢纽立交与绕城高速相接,经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蓝田县华胥、蓝关、玉山、灞源,商洛市商州区李庙、岔口镇、板桥、大赵峪,止于商洛市商州区东侧生王村,与已建成通车的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相连。
    这是连接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快速通道和交通大动脉,也是穿越秦岭、沟通关中和陕南经济区的第一条六车道高速公路大通道。
    西商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高大帅气的路杨处长,向我们回忆起了这项建设成果的诞生过程:
    “西商高速公路,是2008年,为响应国家有关拉动内需的号召,而于当年12月24日抢开的一项建设项目。当时的状况是,没有手续、没有图纸、没有土地、没有施工单位等等,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因而从项目本身的背景看,就具备了很多的难度。首先是征地拆迁。道路建设涉及难度极大;这还包括城市的规划协调与移民安置工作。第二是手续繁难。当时的主导思想是响应国家号召,出重拳拉动内需,抢开项目,所有的手续,都是边施工边完善,随着道路建设的胜利完成而完备到位的。特别是其中的土地手续做得十分完备,受到有关部门的表扬。同时,出色完成了文物保护任务。西商高速的建设工程,从一处商代文物保护点老牛坡遗址的边缘穿越而过。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里,这处老牛坡遗址曾遭到过毁灭性的破坏。为了工程建设和文物保护并行不悖,协调推进,我们曾多方设法,想尽办法,光赴京请教专家、完善手续就跑了十几趟;同时还邀请陕西省文物局领导召开现场会,反复论证、协商,保证万无一失。第三是工程技术的难点。我从西安公路学院(现长安大学)毕业后,已修了15年的高速公路,但此条线路的难度,是以前的多条所无法比拟的。首先是平原区的湿陷性黄土,你把基底修得再好,但一见水就陷、一见雨就软;当时工段一挖开,地下水就有1米多深,1米多深的泥浆;其次是在洛南境内,遭遇了我们最害怕的膨胀土,膨胀土也是一遇水就软化、就松软,我们想出了很多的边坡处理的方式方法,通过我们的技术、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施工方略,确保了工程质量;再次是整个秦岭段的施工。你们走在公路上,并不觉得那一座又一座桥不是很高,其实低下头看,嗬,六七十米!又没有场地,为了预制梁,‘9标’在进山口征了一个大梁场,打通一个隧道,架一座桥,再过去打通一个隧道,再架一座桥。而10标则没有任何场地,就在整个河道中搭起了一个四十多米的现浇梁支架,就在现场做预制梁。这些看上去很美的路桥,其实施工难度极大。第四是地质难点。尤其是两个特大隧道‘秦岭隧道’和‘黄沙岭隧道’。在秦岭隧道,遇到了涌泥。大家想像中,可能会认为,秦岭嘛,一定都是坚固的花岗岩。而这条隧道,因为处于秦岭的末端,因此在开挖时,整个掌子面的涌泥可以把一台装载机都埋了。黄沙岭隧道则出现了涌水,整个掌子面哧出来的水有十几米,水的压力基本上一天就有几万方。在那些日子里,我们确确实实下了很多功夫,来攻克这些难点,处理这些问题。总之,在整个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这个年轻的领导班子,时刻魂牵梦萦的,就是这条公路的质量!质量是一个永生的话题!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话题!没有任何方面的重要性,是高于质量、能够将质量所取代的;我们在抓质量时,其手段、手腕,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讲任何情面!对于质量的检验,我们是非常严格的,我曾经在验收时,一次性地报废了十几个项目,其实它们的内在质量都已合格,只是外观上不符合标准,还是与我们的高端目标有些差距,因而便毫不留情地给以了否决。”
    最后,路杨处长斩钉截铁地说道:“现在,可以说,我们的路基是稳定的、我们的桥梁是安全的、我们的隧道是可靠的!”
 
(二)
    此行,我们不计其数地听到了一个让人十分踏实的词――“质量”。
    那么,如何才能使“质量”的要求能够完美地得以实现呢?
    此行,我们还听到了一个反复出现的词――“精细化”。
    “注重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是精细化管理的三大原则;精、细、准、严,是精细化管理的四大要求。西商管理处按照交通集团开展‘精细化管理’的统一部署,以建设精品工程、推行精细化管理、开展精细化控制为载体,强化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控制,促进各参建单位把粗活做细、把细活做精。”
    “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切实打造精品工程,把精细化理念、质量责任、质量标准、质量措施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人员、每道工序和每个环节,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抓质量的氛围。”
    西商高速公路的建设亮点之一,就是要建设一条“精品安全路”:
    “项目实施全过程精细化施工管理,各项工程质量均满足设计和标准要求,其中,小型构件预制、钢筋笼滚焊加工、箱梁喷淋养生等先进工艺在全省得以广泛推广。结合已运营高速公路经验,以保障行车安全为根本,对长大纵坡方案进行深度比选,有效降低纵坡坡率。”
    在此,我们特别注意到:“有效降低纵坡坡率”这样一段表述。据我们了解:该线路是目前我省穿越秦岭的高速公路中连续长大纵坡指标最好的一条线路。
    对此,路杨处长解释道:“西商高速是所有穿越秦岭的高速公路中线性平面纵面指标最好的一条,10公里的纵坡指标只有2.0,这是一项非常人性化的设计是为了做到没有危险路段,比如说,以前在有的公路中出现的所谓‘夺命关口’、‘要命路’等等。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在质量上下很大的功夫,去抓、去管!”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了西商高速公路管理处实现“精细化管理”、打造“精品安全路”所贯彻与实施的一系列理念、措施和具体步骤,真可谓全面、精确、扎实、到位:
    以日常管理精细化为载体,强化全过程控制;注重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是精细化管理的三大原则。
    一是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结合项目实际,先后制定了《路基桥隧工程精细化施工控制要点》、《精细化施工管理实施细则》、《路面精细化施工管理标准》等规章制度22类、108种、120万字,并要求各施工、监理单位制定相应的精细化施工落实措施,从而形成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尤其是在全省率先推行的混凝土强度回弹交验制度,路基基底处理交验制度,路床、桥面交验制度,路面工程层间交验制度,路面材料专家评审准入制度,路面碎石、改性沥青驻场监理制度,隐蔽工程第三方检测制度等,对重点工程及重要工序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始终处于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之中。
    二是推行目标管理,强化责任追究。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逐级逐标段竖立工程质量管理责任标牌,签订质量责任卡,对各参建单位主要质量责任人、专业工程师、分项工程质量责任人登记备案,并在台背回填、预制场、隧道洞口等关键部位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深入推行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质量。狠抓源头治理。坚持材料“三不进场”(即工程材料不合格不能进场、工程设备不达标不能进场、技术人员水平不适应建设要求不能进场)、“三检查制”(即出厂检查、到场检查、拌和前检查),从源头确保工程质量。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和关键环节控制。管理人员每日扎在工地,加强工程建设巡查监管,将分项工程质量检测指标,随时间、进度记录在案;监理工程师在重点工程、工序施工时24小时旁站,实现工程质量全过程监控;经常性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和质量回头望,对已完工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不合格工程坚决推倒重来。加强对钢筋、水泥、锚具、钢绞线、沥青等主要材料的检测,加大对路基压实度、混凝土强度配合比、路面平整度等重要指标的跟踪,确保荫蔽工程、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质量过硬。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深入开展创亮点、搞示范工程观摩活动,积极探索新施工技术和工艺,对工程质量推行全方位、全过程精细化管理。通过现场观摩、典型示范,总结推广桥面系施工采用海绵、土工布覆盖、移动水管钻眼养生,隧道二衬采用移动混凝土喷射车等精细化施工经验,提升实体工程内在和外在质量。狠抓监理管理。按照“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活动要求,深入开展行业新风建设活动作为创建监理企业品牌、培育监理人才的有机载体。先后开展了“监理作风专项整顿”活动、“监理人员讲责任、西商项目创国优”活动,着力强化监理队伍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打造“求真务实、团结创新、精干高效、公正廉洁”的监理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对监理队伍的要求,给各级监理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取得了实效。
 
(三)
    “精细化”、“高质量”、“精品路”,这样的理念,已经融入到了西商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者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与全身的血液之中,渗透于他们行动的每一个方面。在西商高速公路,在每一段竣工的路上,每一个机器轰鸣的工地中,每一位辛勤忙碌的建设者心里,都能够感觉到这些理念的无处不在。
    路杨,西商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处长:
    以“五化”管理为核心,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精雕细琢铸就精品工程,是他所秉持的管理理念。
    “精心求精致,精细铸精品”,是他对西商项目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
    开工伊始,他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和交通集团精细化施工管理要求,结合西商项目建设实际,以规范工艺工法为核心,借鉴典型经验,先后组织编写了《路基桥隧工程精细化施工控制要点》、《精细化施工管理汇编》、《西商高速公路精细化施工实施细则》等制度和办法,作为开展精细化施工的标准下发施工单位执行。要求各施工单位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制定了路基、桥梁、隧道、路面、绿化、房建等各项工程精细化施工具体落实措施。坚持质量零容忍,严格控制施工的每一环节,精工细作、一丝不苟,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一票否决,从第一道工序就狠抓精细化控制。
    李爱国,深沉稳健,西商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副处长:
    作为工程质量分管领导,为了实现西商高速创“国优工程”目标,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始终把深入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五化”要求和交通集团“精细化管理年”、“精细化管理提升年”的要求,全面推行了各工序、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全力提升工程品质。
    “加强质量控制,建设精品工程必须从源头抓牢、抓实。”作为质量和路面工程分管领导,他始终坚持质量“零容忍”,采取多项措施从源头确保质量。
    还有西商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副处长李书元、刘宏伟,总工程师王琪等,都是在所有的工作中,坚持质量“精细化”的高标准、严要求,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采访中,我们还听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中国铁建“青年岗位能手”史振宇,接受了全长5440米的西商高速公路秦岭隧道的建设任务。这条隧道,不仅是全线头号重难点工程,也是全国第一条三车道长大高速公路隧道,其近170平方米的大断面开挖,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有胆有识的史振宇,精心探索、总结经验,开创了“秦岭隧道精细化管理模式”。即“隧道129管理方法”并结合“事故易发点控制法”的创新体,这是一条符合秦岭隧道地质条件的施工路子。
    专家们称:“秦岭隧道精细化管理模式”,是对西商高速公路乃至陕西省公路建设的一大贡献。
    李宁,一位80后的阳光青年,中铁十二局西商高速秦岭隧道项目工程技术员。
    2009年初夏,刚刚结束小康高速包家山隧道繁重建设任务的他,便来到了西商高速公路秦岭隧道建设工地。在这条上下行分离的六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建设中,面临着围岩破碎,开挖宽度大,断面方量大,矢跨比偏小,施工难度大等一个又一个重重困难,李宁夜以继日,带领着工人们,严把施工工艺关,严格按图纸施工;精确定位,确定标准,以点带面,打造标准化工地,全面提升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从项目启动,到现在接近完成,3年时间里,李宁与家人聚少离多,每次电话中爸妈苍老的声音,都让他双眼湿润。父亲两次住院手术,家人都未告知他,直到最后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不能进食,家人才通知了他。知道这一切后,李宁泪如雨下……
    西商高速公路第15驻地办公室郭高驻主任,担任着有关路段的监理任务。他常说的话是:“质量第一,质量第一,还是质量第一!”在监理工作中,他坚持原则,严把质量关。他说:“即使因为严格要求得罪了个别施工单位,但心里踏实。因为我们身后站着几百万陕南人民。认真是精品工程的精髓,只要是工程上的事,大事小事都得认真,要认真到斤斤计较、‘不近人情’的程度。宁可现在得罪人,不做历史罪人。”
    2011年下半年,为赶工期,基层、面层两工作面同时施工。郭高驻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他每在现场时,都会从一个工人手中借一把铁锹填补摊铺面离析的地方。上面层摊铺,他紧跟摊铺机,观察摊铺情况。有一次他拿着铁锹撒补沥青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手背流血不止。大家都劝他去医院看看,可他就是不去,用手按住伤口,很长时间血才止住。紧接着又上商州枢纽基层摊铺面查看摊铺情况去了。之后大家问郭高驻:为什么要亲自修补路面,可以安排工人去干,再说现场监理发现问题可以用电话向你反映啊。郭高驻微微一笑说:我最担心的是摊铺质量,作为监理公司的员工一定要认真负责,给管理处交一项精品工程,为商洛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还有春节时仍坚守在项目工地的西商高速34标试验室员工李鹏;顶风冒雪提前圆满完成任务的西商高速路基13标项目经理马吴旗……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