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开出租车的陕北女子祝爱写出了一部《山枣》文学作品,同为交通人,便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颇费周折购买了一本,用三天时间将其认真读完。书中的曲折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感动了我,常常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不得不停下来缓口气,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掩卷沉思,很久没有读过这样打动人心的好作品了。
描述真实。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山枣》的作者却在写法上与众不同,从头至尾采用完全纪实的手法,讲述了一家人沉浮发展的曲折经历,不加粉饰、不带夸张地进行描述。每个章节、每个故事,真真切切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字里行间没有一点水分。你读它的时候,仿佛是在聆听一个人讲述她的家史、成长史,非常自然亲切,真实可信。因此,它的感染力、教育力超凡脱俗。用心写作,用事实说话是这部作品的一个显著特色。
故事曲折。《山枣》描述的故事相当曲折,感天动地,催人泪下。母亲为了修窑洞竟然用一年时间夜以继日地挖走了一座土山,又用一年时间,驾着牛车从山上拉完无数石块,有几次遇险差点没命;小祝爱九岁时便挑起做家务的重担,她十五岁时为了抗婚差点跳进黄河,后来在人生路上历尽坎坷,异常艰辛,尝遍人间的酸甜苦辣、眉高眼低。也许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有过挫折和苦难,都会遇到不幸,但与祝爱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了。也许作者意识到了她所拥有的一个个“不幸”的独特价值,因而把它们原汁原味地端出来让大家品尝,产生了神奇的艺术魅力。
大爱感人。作者用平淡无奇的笔触描述曲折经历的同时,一步步展现出她那大爱无边的美好胸怀。为了改变那个贫穷落后的家庭,让每个人过上好生活,作者想方设法、受尽煎熬。她十四岁辍学操持家务;十五岁考上戏剧培训班,三年勤学苦练成为优秀演员。三年省吃俭用,把省下的白面馍晒干背回家;她唱念做打红遍陕北,还清了三年学戏外债;她独闯古城,打工、开出租、办公司,干啥啥成,帮扶起哥哥弟弟妹妹们告别贫穷。她甚至放出豪言;“所有的侄儿、侄女,只要好好学习,能考上大学的,我都要供出来。”她的操劳,她的付出,令人肃然起敬、感叹不已!
如果挑剔《山枣》的话,有几个地方尚显不足。首先,山枣题目不错,全书应该用这个“导具”贯穿始终,不时出现,遗憾的是书中仅仅在开头用了“枣园村”,还有一段“我”从山坡上滚到酸枣树里,笔墨不多。再一点,后边有“画蛇添足”之嫌,故事到“我结婚”就可以圆满刹车。因为幸福的生活大都相似,唯有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特别是“后记”,几乎是说教,或者说是人生感悟,完全没必要。另外,书中展现陕北风情、陕北文化特色较少,实为缺憾。
最后,我想用四句话结束本文:陕北苦妹子,成长风雨中。如今献“山枣”,品尝味无穷。
(作者系西安公路路政执法支队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