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9期 第106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2-04-20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微尘的重量
新闻作者:杜妮娜
    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我是偶然淘到的。看了第一篇讲母亲,第二篇讲父亲的,喉头就哽咽了。一直我读书都是豺狼虎豹速度,可是这一本,惜它太薄,居然是很慢很慢地读完了。
    不得不说,在这几年读书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了自己读书的品性爱好,有些书固然很好,完全没有明显的疏漏,但也只能在读后说一句“好书”,不能够完全体悟,甚至不会重读。这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与书的相遇也是需要一种类似“气味相投”的缘分,一本对自己胃口的书,是可遇不可求,更是在众多好书之中的少数。但吴念真的这本书,正是这为数不多自己由衷喜欢的书籍之一。
    书里有恋爱故事。有孱弱的小兵,和一个妓女恋爱,为她不惜和强壮的班长打架。有画广告画的少年,每当街头风声紧的时候,老鸨会把雏妓藏在他们屋子睡觉的顶棚,透过木板,女孩子看他画画,有种温柔的,安心的,甚至轻盈的气氛。
    更多的是生死故事。爸爸妈妈的,兄弟的。最难忘的是《茄子》。他当小兵的时候,一个士官长撞火车自杀,尸体散落在方圆两三百米,太阳慢慢白热起来,尸臭慢慢浓烈起来,他看守了一天,赶走野狗,又跟着个专事收尸的老汉一点点捡回来。当晚看到茄子大吐,三十五年都吃不下茄子。
    他说自己捡完尸体送回营部之后,开始发高烧,烧了七天差点死掉。副营长叫人扶着他去集合场,当着众人,指天大骂:“是这孩子守着你一天,不让你进了野狗的肚子,是这孩子盯着,一块不少地把你找回来,你不知足、不感恩……你有不平就他妈的来找我……你再不让这孩子平安,我明天就把你的骨灰倒进猪圈里喂猪!你看我敢不敢!”于是他就渐渐康复了。副营长还把这个士官长的一把铁梳子留给他作纪念:“这家伙也没留下什么像样的东西,我捡了一样给你,让他保佑你一辈子。”
    多年之后吴念真写了一个老兵娶少妻、一番波折之后获得圆满结局的剧本,想起这个自杀的士官长,给剧中人物也起名叫“老莫”。再后来,居然梳子就找不到了。
    后来,“五十几岁以后,我好像遗传了妈妈当年的毛病,嗅觉慢慢丧失,或许是这样吧,这两三年我已经可以安心地接受茄子……”
    即使是这样的故事,充满了各种无法磨灭的苦难的气味和细节,我们看了也不觉得恐怖或是恶心。即使是死亡这个题材,吴念真亦轻描淡写。年轻时候,我们总是急急要去表达什么,努力要一鸣惊人,死亡正是个好题材,因为觉得死亡刺激、神秘、旷远。那些动不动就死人的青春小说,那些因为主题苍白无力而格外考究辞藻、格外大声疾呼的作品……声嘶力竭的摇滚,是演给恐慌着但却未曾经历的人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的丰富,渐渐知道,这样重大的主题,就是该轻声说的。真正懂得的人,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懂得什么叫做娓娓道来。就像吴念真。重的东西,要轻轻地拿,轻轻地放。如同一个人到了暮年,到了回忆占据了生命大半时光的时候,也会看透许多东西,他们会看透生死、看透情感,看透许多原本在生命之中耿耿于怀的事情,于是云淡风轻也成了他们最后的主题。
    吴念真被称为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他可以用很简单、很简单的笔,写一个很复杂、很曲折的故事。就像《道德经》里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他的文字是简单空疏,像个大白瓷碗,这个碗里面,盛放的是很重很重的东西。他用文字写下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他写的每个故事,都蕴藏了我们无法预知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每篇小故事述讲的内容不同、诉说的情感不同、表达的思想不同,但相同的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娓娓道来”的特质,这让整本书呈现出一种“细水长流”的状态,仿佛在你的对面是一位斯文的朋友,他在慢慢为你讲述着很多故事,不紧不慢,一点一滴,从字里行间渗透出种种情感,他们虽然看似表面波澜不惊,但实则在底下同样汹涌,并且厚重。他的故事若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有情义”。生也好,死也好,都是这样被珍重温柔地对待,他对人,对事,对回忆,都是有情义的。他是有热泪的,但是不像马景涛那样飙出来。
    吴念真说,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现在我们或许还不能够未能全理解,只是在日复一日的回忆之中慢慢去体会,或许我们很难找到所谓的“自我”,但我们一直都在寻找现在轰轰烈烈但却适合自己的道路,那路途中有光明与黑暗、有大爱与卑微、有快乐与痛苦、有认清与迷茫,但最终殊途同归,前往一个平和的终点。
    这本书,整体的语言风格是清淡如水的,但清淡的描述并不会减少那些情感的厚重,反而会显得更加浓烈,就好比在酿酒一般,愈陈愈香,当人生走到看到透的年纪,就会用非常平淡和旁观的视角来讲述许多的故事,哪怕是自己的。我从来没有揣测过在这本书中哪些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因为那些故事都非常得让人感觉脱离,感觉好似每一篇都有作者的影子,但又好似一切都与作者无关。我想,这样的态度这样的视角,写出的故事则更加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充满了生命的曲折、停顿、包容、大爱。
    这是一本说尽了生命的书,如果不是因为生命的曲折和艰难,我们或许就不会体会到它的可贵和难得;如果不是因为生命的包容和大爱,我们或许会憎恨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如果不是能量和支撑,我们或许不会一路坚强地走到现在。任何的人事夹杂,都会成为一段段的经历,成为一个个故事。在经过了时间的筛选之后,几乎留下的都是那些曾经让人动容的泪水和温暖,而曾经的那些委屈和困难都成为了可以原谅的事情,烟消云散。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复合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读罢吴念真的故事,再想想曾经在我们故事之中的人,不管是已经离去还是依然陪伴在身边,都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一种缘,因为缘相遇,因为份相伴,这才是完整的缘分。或许在许多年兜兜转转之后,我们依然会记得他们其中的几位,那已经成为生命当中印刻,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了。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