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期 第106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2-04-24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护 路 使 者
----------记白河公路段月儿道班养路女工何幼平      
新闻作者:文 / 项能刚 姚 琳
    在316国道旬白路段上,不论春夏秋冬,风里雨里,你都能瞧见一位脸庞黝黑、身着红色标志服的女养路工。或挥动长条扫把清扫路面抛洒物,或用锄头疏通水沟、涵洞,或清理公路水沟周围的杂草、生活垃圾。渴了,喝一口自带的凉开水;累了,坐在路边稍作休息,又不知疲倦地劳动起来。她就是白河县公路段月儿道班养路女工何幼平。
    何幼平同志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二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在316国道上,重复着枯燥的公路养护工作,细心地呵护着自己管养的路段。她就像公路上一颗不起眼的砂石,平凡朴实,默默无闻,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当养路工难,当个女养路工更难。养路工作是一项又苦又累的体力活,晴天灰尘满面,雨天浑身湿漉,夏天蚊虫叮咬浑身是汗,冬天寒风刺骨瑟瑟发抖,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这对男同志来说都是不容易的,对于一个女同志而言,难度可想而知。可何幼平有股不服输的劲,从不向困难低头,凭着一颗赤诚的心,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顽强地追求着自己的事业。段上每次分配工作,她都要求到最累最艰苦的地方去。
    2010年夏天,316国道1748K+450处水沟排泄系统堵塞,当地村民直接将粪便排往水沟、涵洞。何幼平看到班长为安排人员清理为难的样子,她主动请战,硬是一个人一铲一铲将脏物清走。清理时,蚊蝇四起,蠕虫爬动,臭气熏天,过往行人都不自觉地用手捂住鼻孔,可她硬是坚持将50米水沟、涵洞清理得干干净净。她不怕脏不怕累的工作作风,感染了当地村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明显增强,粪便脏物不再排往水沟,从此,该段水沟干净整洁了。
    每天工作下来,何幼平的手常常磨出泡,泡又磨出了血,最后双手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而她从没有叫过一声苦,每次分配的任务她总是最先完成。她娇弱的身躯每天与男职工一样战斗在316国道养护路段,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目标任务不比男职工少一点,男职工能完成的任务,她一样甚至超额完成。作为妻子、母亲,回到家后,她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劳动,然而她从未有人有过什么怨言,也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什么要求。2008年初,单位领导考虑她孩子上学没有人照顾,提出将她分配到离家较近的前坡道班,她主动提出,某男同事父亲年老体弱,长年患病,更需要照顾,把机会让给了这位男同事。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她曾带病坚持上路作业,在烈日暴晒下晕在路边;曾在晚上下班骑车回家时把脚摔伤,却依旧带伤坚持上路。2009年4月底,段上安排她公休假,她考虑到西康高速公路通车典礼,自己养护路段保畅任务重,她坚持上班养护公路,全年加班加点达40余天,一心一意排险整修公路而顾不上年幼的孩子。 
     她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呵护公路,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二十几年间,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她说:“路要好,人要勤;养路工尽好职责,司机才能行得安全。再说,工作上要对得起这份工资呀!”一个普通的女养路工,她用高尚的情操,辛勤的劳动换来了道路的畅通,保证了过往车辆的安全,换来了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康。她先后多次被评为各类先进个人,2009年度荣获安康市公路局先进生产者,2010年荣获白河县第二届“巾帼十杰”称号。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