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期 第106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2-04-24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回家的路
新闻作者:文 / 王凯歌
    我的娘家位于渭南市境内一个由渭河大堤、渭清路和乐天大街三线交叉围成的三角地带的屯内。虽背水一隅,交通却十分便利。
    周末闲暇时,最开心的就是带孩子一块回娘家。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做事喜欢随性而发,就连回娘家也要跟着感觉走。
    春天的时候,我会和儿子选择走渭河大堤回家。这个季节的渭河大堤,在重新修整后,显得格外宽厚结实。两面的斜坡上,如茵的绿草缀满了白色、紫色、黄色的小花,一大片一大片的,像极了春姑娘精心编织的绒毯。极多的蒲公英妖娆地散开朵朵小花伞,在风中款款摇曳。遍坡被春天打扮的色彩明艳,芳香四溢,蜂蝶戏舞。儿子这时就像个欢快的小马驹似的,跑下斜坡,胡乱地吹着蒲公英,很不怜惜地采摘着无名小花,尽情地亲近大自然。极目远眺,绿油油的万亩麦田一望无垠。郑西高速铁路像一条腾空的巨龙自西而东横贯而过。渭蒲、沙王、渭富大桥像三匹矫健的骏马自南而北并驾齐驱。傍晚,和家人走上大堤,只见繁星点点,皓月当空,暖风醉眼,花香迷人。北面,高速铁路桥白灯如炽,动车疾驰而过。东面,三座大桥彩虹带灯缠绕,车灯闪闪烁烁,井然有序。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城市景观呀!
    夏天和秋天的时候,我喜欢走新修成的宽度六十米的乐天大街回家。这时的乐天大街,两边花坛内各种花木赏心悦目;人行道边梧桐叶茂,浓荫婆娑,路宽人少,空气凉爽;路边田地间或有几处果园,几座瓜庵,几片竹林,几户人家。简直就是一幅城市和田园交融的现代油画。顺道再捎些时令水果带回家,和父母、孩子一起品尝时,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冬天的时候,我喜欢坐公交车沿着渭清路到村东口下车,然后和孩子步行一二里路走回家。走在清扫干净的水泥路面上,路两边有三十米隶属渭清路的绿化带,一边看着满地的三叶草,常青的绿树,扑簌的寒鸟,呼着清冷的新鲜空气;一边给儿子讲路边的蔬菜品种和庄稼名称,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家。那种脸上冰冰的、身上暖暖的感觉舒服极了。
    每次到家,父母都会问从哪条路回来的。儿子这时会插嘴说:“奶奶,不管哪条路,都美得很。”我们听了哈哈大笑。我对母亲说:“想起十几年前,咱村那可真叫一个“难泥湾”。进出村仅有一条村东的那条土路。我每次上学或回家,心里都会冒出那句“行路难,难如上青天”!晴天时,路面就像铺了三五寸厚的黑面粉一样,一脚走下去扑哄扑哄的全是黄面土。骑上自行车时要十分小心,生怕不稳当掉下车,沾上那一脚一裤管的“黑面粉”。如果遇上缺德的小车司机从后面飞速而过,我在尘土弥漫中会咒骂半天。雨天时骑车,手里要拿上一支细棍,骑不动时,就要下车用细棍捅掉塞在瓦圈和车轮夹缝中的胶泥再走,一二里路能走半个多小时。这时小车一般是不敢出入的,怕打滑陷入泥坑不能行走或刮蹭上车底盘无限心疼。等走出村口,那可真是――两脚踩稀泥,轮胎裹黄皮。既笨拙又老土,更多的是则是尴尬和无奈。”母亲说:“为这路,你还写文章呼吁过呢。”我听了呵呵笑着,调皮地说:“我的呼吁解决了,如今是‘村村通公路,路路通北京’。我们现在正走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我儿子立马摆出一个“英勇向前进”的造型说:“妈妈,是不是这样?”“哈哈哈”,这小不点,逗得我们全家都笑了起来。
    这开怀、幸福地笑声传向门口那宽阔平坦的大路上,久久不散。
    (作者系渭南公路局故市超限站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