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留坝县在秦岭腹地,仔细看地图,无论是宝鸡至汉中,抑或是甘南平凉市至川北巴中市,它均处在两地的中心点位置,换言之,从四川到八百里秦川或是从四川到甘南,它绝对是块绕不过的地方。具有这种优势,在交通方面而言是一块“重地”。我们的祖先们就给我的家乡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三条主要的栈道纵穿县境。由东而西分别是:“褒斜道、连云道、陈仓道。”这三条道路各有特点,有人曾这样说过:“褒斜栈道险,行人要看阎王脸;连云栈道宽,一路驼铃伴炊烟;陈仓栈道偏,走到尽头大散关。”
说起褒斜道的险,从它个别隘口的名字听起来就心惊肉跳,如观音愁、阎王砭等等。在我们当地的一些历史故事中,也可以看出他的险来:“北宋灭亡以后,金兵一直企图越秦岭占四川自长江顺江而下灭南宋,其中一路金兵在主将撤离喝的带领下,自陕南安康(古金州)方向攻入汉中(古兴元府),但是由于当地百姓坚壁清野,金兵深入内地没有粮草,就杀马为食,加之水土不服,军中遍染瘟疫,撤离喝迫不得已从汉中北由褒斜道返回关中。宋朝抗金名将吴d、吴U闻讯后,立即昼夜兼程,率领精兵埋伏于褒斜栈道要隘武休关,待金兵先头部队过后,宋兵从峡谷中冲杀出来,截杀金兵辎重后卫部队,金兵一时大乱,中箭死者和坠落深涧死者不计其数,以至于尸体堵塞山谷,河水为之倒流,从此该地易名倒水湾。撤离喝侥幸逃脱,收败兵于山间一坝子,当他听说该坝子的地名后,竟然在晚上自杀了。原来是当地百姓憎恨金兵,故意把地名说得恐怖骇人,地名本是上南河、下南河,老百姓却说了是上难活、下难活、中间还有个穿心店。由于此役惨败,金兵数十年不敢往汉中方向用兵。”
远去的鼓角铮鸣令人唏嘘,今天家乡的倒水湾却是一片农家乐土,向北和向东北分别是畅通靓丽的316国道和姜眉公路,由于交通的大发展,往家乡旅游的朋友日渐增多,有的地方也复建了部分栈道,让今人领略古时交通的艰辛。在家乡旅游,倒水湾是不能不去的地方,最有名的栈道漂流终点就在此处。倒水湾的农家乐非常有名,一个人大约花费80元左右,即可吃饱喝足,这其中还包括正宗农家土鸡、腊肉、野生鱼、时令野菜等。其实这些农家乐中最好的菜肴当属野生鱼了,褒河这些年管理的好,野生鱼有了大幅度的增多,比如:“绵巴郎、牛尾苕、沙棒、木叶子、漏鱼、火烧板、桃花板、白条子、麻疙瘩”等等,有时自己垂钓或农家撒网都能有不少的收获。桃花板、白条子、麻疙瘩这类的小鱼最适合用来油炸了,把鱼洗净后,用农家的花椒叶、小茴香叶、蒜泥、姜丝、葱花、胡椒面、酒、盐、鸡蛋、淀粉把鱼一拌,然后放油锅里一炸,鱼色金黄,鱼香和调料香浑然天成,加之鱼骨头都是酥的,一边嚼口鱼,一边呷口本地的包谷酒,真正是地道的农家美味。还有如绵巴郎、牛尾苕、沙棒等大型的鱼类可以水煮啊、清蒸啊、做石头鱼啊、跳刀鱼啊什么的,又具有别样的风味。
连云栈道也可以说是从褒斜栈道倒水湾处折向西北方向通往凤县的一条支线栈道,这条栈道沿线基本上没有大江大河,而且居民颇多,是一条商贾要道。这中间有大名鼎鼎的张良庙、紫柏山、枣木栏等景区。当时的枣木栏是一个重要的商贸交易集散地,商品交易很旺盛,与方圆近百里的一些县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小小集镇上不乏大型的客栈,举例说,单是让驼货的骆驼休息,客栈就能安排上百头骆驼,足见其店面之大、生意之盛。在民国时期,家乡的民谣就能反映出来:“紫柏山雾气腾腾,张良庙赛过北京,枣木栏客似流云。”自己曾在枣木栏这个地方工作有年,至今它的后街上还保留有一些木板式古建筑,在离枣木栏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庙宇遗址,曾去看过,有一块生满青苔的碑刻静静地躺在水沟边,字迹不是很清楚,但是大概能看清寺名为“回龙寺”,从残余的字面推敲似乎是唐朝的一位皇帝敕建的。
紫柏山如今是家乡旅游的一大品牌,以七十二洞、八十四坦闻名遐迩。其实最具浪漫色彩的是七十二洞中的玄女洞。相传张良到紫柏山上辟谷成仙亦是为玄女而来,当初张良辅佐刘邦灭秦之际,结识了红颜知己玄女,在他送刘邦去汉中任汉王的途中,玄女因病故于紫柏山下,张良伤悼不已,于是在功成身退之际,选中了紫柏山,一为躲避纷乱的世事,一为在感情上寻求慰藉。
如今的交通委实日新月异。从连云道中间段的紫柏山再向西折,乘坐汽车经庙台子至二沟乡村道路约40分钟,可以到达陈仓栈道的遗址。陈仓道基本上与我的家乡擦边而过。抛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不说,单单就三国期间,陈仓道上也发生过重要的事情。如今陈仓道重镇闸口石那个地方,仍然有营盘、点将台等地名,据县志讲是诸葛亮曾在此驻过军。而且三国演义中的姜维大战铁笼山的具体地点,正在此处。当地有一条河,名为红水河,据说是司马昭与姜维作战时,被姜维射了一箭,在此河洗伤口,把河水都洗红了,红水河带着远古的故事一直流淌至今。现如今的闸口石不但因为历史而出名,更因为最早成功引进西洋参而蜚声中外。我的家乡与美国产西洋参的地方纬度相近、自然条件相似,所以在改革开放后,最早成功地引种了西洋参(花旗参),目前香港一些大型药企制作保健品所需的西洋参均从留坝闸口石采购,为当地的村民着实带来了实惠。
前些天,看到省上有关部门发布了个信息,几乎让我欣喜若狂,因为银川至重庆要修建高速公路了,其中穿越秦岭有东西两条线,均从我的家乡经过,东线基本循着褒斜道、西线部分与陈仓道平行。我在交通部门工作好多年了,看到家乡能有高速路,我清楚地知道它能给父辈、我们和子孙带来什么。
(作者供职于汉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