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期 第107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2-05-0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洛阳牡丹
新闻作者:文 / 郝娟子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东京城”。提起牡丹,必然想到洛阳,洛阳这个城市以牡丹花而著名,借着洛河的灵气,背依中原大地的厚重,牡丹俨然成了洛阳的代名词,每年的牡丹文化艺术节绝对是洛阳的一件盛事,举全城之力,人人欣欣然。今年的四月,我也赶着人潮来了一次洛阳,看看龙门石窟和牡丹花开。
    其实这次来洛阳,已是故地重游,洛阳的朋友好客,也是早有体会,朋友早早定好宾馆、安排好出行事宜。下火车,在龙门的高铁站打车到市区,一进城,城中绿化带已是姹紫嫣红的牡丹相迎,让人觉得牡丹花都已经不枉虚名,到了城中,和朋友第一件重要之事便是去城中广场以及沿街的绿化带看牡丹花开,市区中的牡丹花,开在车流人海中,却是自有天资,城中几乎都是处处可见牡丹花的身影,让人流连忘返。游览一圈之后吃了中午饭,比之第一次来洛阳对于食物的失望,这次算是饱尝洛阳美食。小小餐厅,蜗居在一条偏僻小巷中,但是饭菜却让人唇齿留香。
    第一天下午的计划是去龙门,龙门景观带一票制,囊括了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四个景点,其中西山石窟有著名的卢舍那大佛,在几千年的风雨侵袭中,那些过往的流光色彩也已经荡然无存,但是,却有了时光雕刻的痕迹。在石壁的走廊前,有时能看见很多随意刻着的小佛像,很多已经被过往的游客触摸的光滑润泽,佛像的眉眼已经看不见,只是一个具体的存在。过了洛河,在东山遥望西山的景致,一座山,被人类用自己的力量雕刻成种种形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东山石窟,香山寺也都有各自风情。我此行,也想再去白园一趟,在傍晚的流光中,重新去拜谒白居易,这个盛唐之中我心中真正的诗人。白园静悄悄的,游人已经渐少,在白居易墓前,我还是如两年前一样,绕行了一周,然后安静地走开,没有什么言语,面对一位真正的诗人,词语是苍白的表达。回到城中,华灯初上,早早洗漱安睡,在异乡的夜晚,竟然也睡的安稳香甜。
    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第二天去看的国色牡丹。洛阳市把养殖牡丹当作一件重要事情,每年的牡丹文化艺术节更是全城盛事。在这个人口不多的城市中,在花会期间,为保证游客顺畅舒适的游览,都实行车辆单双限号制度。在洛阳要去观赏牡丹花,大大小小十几个去处,各自有各自的妙处,动辄几百上千亩,数万株的种植,让人觉得牡丹花开是一种奢侈。我们选择的是中国国花园,也算是比较大的牡丹园,有各色牡丹上万株。国花园中的其他花草树木都成了牡丹的陪衬。到洛阳时候,是三月中旬,牡丹只开到三分,但是已经让人惊艳不已,若是到了花盛之时,想必只能用国色天香来形容了。在来洛阳看牡丹之前,也曾在大小植物园中见到过盛开的牡丹,一直对于牡丹的评价都是雍容华贵和艳丽之类的词语,但是到洛阳之后才发现,其实牡丹是最有风情的花,用艳丽来形容是不贴切的,因为这些花,都给了你不一样的感触,有不沾烟火的脱俗之美,也有亭亭玉立的傲然美姿,而让我心仪的,不是国色天香,是那绽放在万亩花海处,那么静美一朵,枝干和叶子环绕相护,不敢沾惹半分人间烟火,有清辉和芳香萦绕,丹墨书尽,还有什么可以极致赞美。人间一切虚妄,都在美绽放之时黯淡。大自然真的有神奇造化,怎么能创造出这么美好的事物来给人欣赏和愉悦?
    去了国花园,又在洛河边的洛浦公园随意的转了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车过洛河大桥,心心念的是这一句,昔日洛神风采和美,也只能在诗句中揣测,可洛浦公园百米绵延的白牡丹,却让人惊艳不已。开在水之滨,开在风过处,满城都是花香醉人,这是洛阳,也只能是洛阳美景。而洛河大桥,有春风拂面,花香如何不醉人,我风尘仆仆,却甘之如饴。这四月美景,一生能得遇一次便也美满。洛河,请记得那些书写过的言语中有我浅薄一笔。
    洛阳之行算是匆匆结束,但是给我的触动却一直在心中留存着。对于洛阳之美,花事之盛,也只有亲身体会才会有所感触。美,是需要被感知和享受的。这是一座美好的城市,因为有历史的沉淀,有现代的创造,更有洛水和牡丹的灵气养育。生在洛阳,老死洛阳,想必也是人间美事,羡慕这些在花城中生活的朋友,也感谢在洛阳得遇的好友和热心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唯此可以表达心中之意。
                                                (作者系西宝分公司三桥所咸阳站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