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3期 第107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2-05-04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第一版 下一版 >
真情系三秦 倾心献交通
----------记2012年陕西省劳动模范杨育生      
新闻作者:文 / 石铁峰
    编者按:在刚刚召开的全省劳模表彰大会上,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共有9人获得“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3个集体获得“陕西省先进集体”荣誉,创历史新高。在全省劳模名额整体减少的情况下,交通系统的劳模和先进集体数量反增不减,这说明省委、省政府对交通运输行业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也充分证明我们行业的努力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获得表彰的劳模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强烈的开拓进取意识和求实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为全省交通运输事业率先发展、跨越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所集中代表的这些精神是推动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从这期开始,本报将陆续刊登劳模和先进集体的感人事迹,以飨读者!
 
   在陕西交通系统,有一个外表儒雅、性格谦逊的人,他28年如一日,科技创新克难关,拼搏实干促发展,为陕西高速公路里程跃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膺全省劳动模范、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就是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育生。
 
致力科研攀高峰
    1984年,杨育生以优异成绩从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毕业,成为西安公路研究院一名技术员。当时的公路科研工作,常年野外奔波,夙夜试验检测,清贫的生活、艰苦的条件使人望而却步。出身农门、性格倔强的杨育生,凭着坚韧毅力和刻苦精神,任劳任怨下工地,废寝忘食做试验,硬是克服种种困难,逐渐成为技术骨干,
    就这样,从科研、设计、监理、试验检测到工程建设,从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到正高级工程师,从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工程建设、事业单位到国有企业,杨育生矢志不渝扎根一线,辛勤耕耘埋头苦干。他勤学苦练,学以致用,理论实践相互促进,取得公路专业博士学位。他勤于思考,擅于应用,出版技术专著20余部,多项成果填补行业空白。他着眼长远,力促规范,组织修订公路建设法规性文件30多项,在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他悉心钻研,刻苦攻关,解决诸多建设难题,成为当之无愧的技术权威。他主持交通部部省攻关项目、陕西省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屡获奖项,尤其是《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关键技术》,荣获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成为我国公路隧道领域首个国家大奖和陕西交通运输行业所获国家科技领域最高大奖。
    作为专家型领导干部,杨育生同志始终坚持奋战在科研一线,推动科技进步,实现科技兴交。他建立健全产学研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研开发力度,累计组织开展交通科研项目52项,1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交通集团被授予全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胜单位。
 
科学发展创一流
    2006年4月,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正式成立,时任西安绕城高速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的杨育生受命履新,他深深知道,职位背后,是更加沉甸的责任和更加忘我的辛勤。从此,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加成为杨育生殚思竭虑的课题。
    他突出龙头抓建设,带领交通集团支撑起陕西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半壁江山。他强化基础抓管理,连年开展“规范管理年”、“深化管理年”、“管理创新年”、“管理显效年”、“精细化管理年”、“精细化管理提升年”等活动,夯实企业基础管理。他加强制度建设,先后组织修订263项500余万字《交通集团规章制度汇编》5册,覆盖全面、体系完备的制度体系全面建立。他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在全省交通系统中率先实行自上而下、全面覆盖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构建月、季、半年、年度考核相辅相成的考评体系,形成了以目标管理为重点、以强化考核为手段的目标管理运行机制,受到省委巡视组高度评价。截止2011年底,交通集团负责建设管理的高速公路2728公里,资产总值1720亿元,员工总数12000名,分别为成立之初的6.5倍、3.2倍、8倍,有效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持了高位运行、快速增长、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在全省和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有一定影响的大型国有企业。交通集团连年荣获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目标责任考核“特别优秀单位”,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201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加快建设求突破
    怀着对交通行业的无限赤诚和由衷热爱,从上世纪80年代任我省第一条高等级公路西三线封闭工程设计总负责和总监理工程师起,杨育生亲身经历了陕西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落后到领先的全过程。
    他以“大爱在心、为民开路”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团结带领全体干部员工,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精神,按照我省“2367”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全身心致力于高速公路建设。他精益求精抓质量,打造了世界第一公路隧道、中国多条沙漠高速、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机场高速公路等一批典范工程,6项工程分获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大奖和鲁班奖。他全力以赴抓建设,团结带领交通集团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十一五”以来,交通集团累计完成建设投资1071亿元,相继建成靖安、陕蒙、永咸、西柞、吴子、子靖、终南山隧道、凤永、蓝商、商丹、丹界、柞小、机场、小康、青兰、安毛等20条1460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占全省同期建成高速公路的65%,实现了国家高速公路沪陕、福银、青银、青兰、包茂线陕西境的全线贯通,为建设西部强省、富裕三秦百姓做出了突出贡献。交通集团5次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嘉奖,被授予全省投资突出贡献企业、“十一五”社会贡献优秀企业,杨育生6次荣获全省劳动竞赛先进标兵、陕西省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
 
服务社会构和谐
    在加快建设、强化管理的同时,杨育生同志积极着眼于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提供更优质、更全面、更及时的交通公共服务。他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积极践行“三个服务”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便捷出行为己任,以打造高速公路“一流路况、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形象”为目标,着力加强高速公路收费、路政、治超、养护、服务区5大主业,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着力加强日常性养护,累计完成养护投资27.8亿元;积极推广改性沥青、微表处等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养护科技水平,交通集团连年被授予全省公路“好路杯”金奖。推行ETC不停车收费系统、静态磅秤改造、自动发卡等,实现收费工作由“人工化”向“智能化”转变。路政、治超管理推行车牌自动识别、路网综合监控、桥梁隧道路面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提高运营管理科技含量;完善应急保畅工作预案,加强文明服务教育培训,着力打造畅洁绿美安舒的道路通行环境,使我省高速公路被交通运输部检查组誉为“西部地区条件,东部地区理念,发达地区水平”,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服务保障。
 
矢志不渝献交通
    熟悉杨育生的人都知道,他不嗜烟酒,不喜牌麻,唯一的乐趣就是工作。28年来,他加班加点连轴转、无私奉献任劳怨,几乎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是交通系统有名的“工作狂”。在绕城管理局工作期间,一次,单位组织新春联欢会,让每个家庭表演小节目,轮到杨育生时,看到他局促的神情,他年仅6岁的儿子着急地喊:“别让爸爸表演了,他什么也不会,他光会工作。”人们瞬息安静,听者无不动容。
    从事技术工作,他时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做科研、忙设计;担任项目长期间,他时常吃住在工地,奋战在一线;担任领导职务后,他依然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不是忙建设,就是抓运营管理;不是抢工期,就是抓质量;决战包家山隧道,他43次赶赴一线;抢通绕城高速南段,他三天两夜没合眼;真是时刻不放松,一刻不得闲,工作强度之大,令身边的年轻人都吃不消。驾驶员小张时常提醒跟杨育生下工地的同志:“跟领导出来,有饭赶紧吃饱,这顿吃了,下顿还不知啥时能吃到嘴里!”
    单位的好同事、好专家,却未必是家里的好丈夫、好父亲。因忙于工作,唯一的儿子打小就在校寄宿,爱人住院他一天没能照料……谈起对家庭的亏欠,杨育生却说:“老一代公路人受时代所限,很多人修座桥的愿望一辈子都没实现。我们有幸赶上了大发展的好机遇,真是感到时间宝贵,不尽心尽力,我愧对良心呐!”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