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公路管理局道班博物馆位于S104线K51+200处武功公路段贞元道班内,占地100余平方米,共收藏了各历史时期公路养护机具20余台(件),是咸阳公路管理局成立的第一个公路养护机具博物馆,也是唯一的一个公路道班博物馆,是一部咸阳公路管理局公路养护机具的发展史。
使命光荣 意义深远
为完整保护历史公路养护机具,保持公路人的历史风貌,以及教育当代公路职工弘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铺路石”精神。在“大交通、大公路、大管理、大养护”的时代背景下,去年初,咸阳公路管理局以打造“用心的公路产品,精心的公路养护,尽心的公路服务”为目标,结合S104线升等改造项目,投资19万余元,指导武功公路段修建咸阳公路管理局道班博物馆,该博物馆从2011年3月开始建设,至2011年5月18日经咸阳公路管理局验收,现已接待参观人员近100人,在咸阳交通行业起到了教育宣传、激励鼓舞职工的良好效果。
科学筹建 特色鲜明
为使道班博物馆修建工作做到科学规划、顺利实施、赋予特色,以及体现教育职工,促进公路文化长足发展,经咸阳公路管理局指导,武功公路段积极制定科学合理方案,最终决定成立综合协调办、生产建设组、资料收集组三个小组,分工负责道班博物馆的修建工作。综合协调办负责道班博物馆的工作协调、后勤保障、计划筹建等工作,生产建设组负责道班博物馆的场地整修、环境绿化、工程规划等建设,资料收集组负责博物馆各类养护机具的搜集、管理等工作。
在道班博物馆修建期间,武功公路段按照“科学规划、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结合贞元道班现有的设施环境,聘请园艺师对道班博物馆周边6000余平方米的范围内进行了科学规划、绿化布置,形成了一个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田园色彩浓郁的外围环境。同时,根据实际工作要求,还聘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对道班博物馆进行现场规划设计,博物馆利用10余根直径为6厘米的钢管作为主框架,顶层采用现代阳光板材料修建,地面在水平基础上加高10厘米后通过水泥硬化、铺设白黑相间地砖,并结合行业色彩特点,对每根柱子及加高后的台阶外侧用红白相间的油漆进行刷新。资料收集组通过不懈努力,四处走访及调查了解,收集到小四轮车、翻斗车、拖车、撒布机、铁碾子、油锅、炒盘、油勺等20余台(件)历史养护机具,并按照历史时间先后顺序对收集到的各类机具进行合理放置。
武功公路段在道班博物馆修建项目硬件工程完成后,为了展示各类养护机具在早期公路养护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还搜集了反映行业历史、工作场面、老段部、老道班的历史珍贵照片,再现行业历史风貌和养路工劳动大干的活动场面,并制作成各类宣传展板15幅。至此,咸阳公路管理局道班博物馆以文字、图片、实物的形式,将公路行业养护史跨时期,多角度,立体式展现在公众面前。
回顾历史 激发斗志
咸阳公路管理局道班博物馆自建成以来,截至目前共接待参观人员100余人。去年7月12日,咸阳公路管理局局长王俊义一行参观了道班博物馆,并对道班博物馆修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去年7月,武功县文明办负责人一行来道班博物馆参观学习。去年8月8日,咸阳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李秀文等一行,莅临道班博物馆参观指导。去年10月19日,陕西省公路局党委书记宋小强一行,到道班博物馆参观指导。今年3月23日,咸阳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李秀文、副书记O晓宁为道班博物馆举行了青工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咸阳公路管理局团委委员、各基层单位青工委主任、部分单位办公室主任参观了道班博物馆。
咸阳公路管理局道班博物馆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使咸阳公路管理局在教育广大职工继承公路行业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树立了一面崭新的旗帜,咸阳公路管理局广大青年职工通过回顾历史而牢记历史,激发了青年职工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拼搏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