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知道樱桃,是十多年以前。那时候在西乡的某个部队,有个新闻干事常常报道西乡建成了樱桃园,规模和面积很大,樱桃沟也从此而得名,但我从未去过樱桃沟。真正认识樱桃,还是在每年的四、五月里,女儿在街市上围着装满樱桃的竹筐子,拉着我的衣襟非要我买得多多的,回家漂洗干净后,看着女儿吃得津津有味。
近日,我在读南宋词人蒋捷的“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是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首词时,才又想起西乡的樱桃来,心也就早已飞到了樱桃沟。于是,我便挑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与同事们驱车前往。
上了山,伴着山风,徜徉在如海如波的樱桃沟里,心情骤然轻松了许多。平日里城市的喧嚣和纷繁此时已随着山风飘散而去,是那么的平静、惬意。难怪城市里的人海潮般涌向这里,或高歌,或欢笑、或疾行,一个又一个、一群又一群的人们孩童般穿梭在挂满枝头的樱桃沟里,完全没有了平日里那份矜持,尽情地享受着这份幸福的疲惫。孩子们更是天真烂漫,任凭满头大汗也要将衣兜、嘴巴和两手塞上满满的樱桃,还不停地争论着我的大我的鲜我的甜我的艳。
登高远眺,我不得不为樱桃的风华所震撼,因为有了樱桃沟而成就了樱桃的胜景,也因为有了樱桃而成就了樱桃沟的美景。喜欢就这么自然而然的、无拘无束地与这红色的精灵亲密接触。随手采摘下来,轻轻放进竹筐里,就像是母亲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婴儿的肌肤。那挂满枝头的、晶莹剔透的、噙着露珠儿的樱桃将山山峁峁渲染得诗意盎然,真是“一树樱桃带雨红”啊。行走于樱桃树下,一边品尝着甜甜润润的樱桃,一边与大自然如此的接近,总会这么不由自主地享受到一份深切的感染――那挂在枝头、置于篮中的樱桃,就像一件不可复制的艺术品,那么生动、纯美。
从身处一览无余的观景台,到春、夏、秋、冬四个主题公园,我无不为西乡人的智慧而感叹,我深切感受到西乡人民的高瞻远瞩、激流勇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农家小院,还是在路边,人们都会热情地邀请你到家里坐坐,为你端上香喷喷的农家小菜,捧上红艳艳亮晶晶的樱桃让你品尝。你走的时候他们还会送你好远,说着“欢迎你明年再到沟里走亲戚”等话语。从他们脸上,我读懂了西乡人那种固有的淳朴、真诚、勤劳和善良,他们是在以开阔的胸襟和豁达的情怀迎送着四面八方的宾客,能将“再到沟里走亲戚”这句话表现的如此富有亲情,难怪那小小的樱桃在他们手里做成了大文章。
循着蜿蜒的山间小道,我随着人们步入九曲桥,这里便是樱桃沟最为生动的樱花湖了。嫩绿的柳枝、粉红的睡莲、悠深的长廊、飞拱的凉亭、咯吱咯吱的水车和如雪如银的拱桥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四周。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伴着阵阵清风和悠扬的旋律,鱼儿嬉戏,鸟儿飞旋,不时在湖面上荡起阵阵涟漪。
夜,已渐渐降下帷幕,而那樱桃沟里依然热闹非凡。刹那间,七彩霓虹交替闪烁,将那沟沟岭岭装扮的分外婀娜多姿、流光溢彩。城里的人们也相继向樱桃沟涌来,他们伴着徐徐清风和音乐翩翩起舞,尽情地享受着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他们那一声声欢快的歌声中,一张张樱花灿烂般的笑脸上,我看到了这座小城的希望,看到了她的未来……
(作者系七里店收费站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