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下一版 >
宝鸡城南筑通途
---------- 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宝鸡过境线建设纪实
新闻作者:记者 张智勇 通讯员 丁宏国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陕西高速公路“破五千”达标之年。12月5日,作为陕西高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再续辉煌,宝鸡过境线潘家湾至虢镇东段建成通车,为全省高速公路“破五千”之旅再添新程。历时3年的建设过程,无论是建设环境、管理手段,还是建设目标等,无不体现着新常态下陕西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新思想、新内涵和新变化。
地企共建 打造新模式
2012年2月23日,省交通运输厅与宝鸡市政府就加快宝鸡境内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签署框架协议,以期以打造关天副中心城市,以交通为先导,进一步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带动和促进宝鸡市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建设。
于是,“地企共建”模式应运而生,并首先在即将开工的虢镇东至潘家湾段工程落地开花。具体内容是宝鸡过境段征地拆迁由宝鸡市政府统一总承包,并垫资实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由省高速集团负责实施。这是合力、科学办交通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交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引导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以及公路建设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发展。
在“地企共建”模式指引下,宝鸡市政府相关部门、西宝改扩建管理处和各施工单位众志成城,紧定目标不放手,3年新征耕地1965亩,拆迁企事业单位29户,拆迁各类房屋平2万平方米,迁移电力、电信、移动、广电网络等单位杆线光缆线路总长度31千米。期间,他们坚持走群众路线,入企业,走田埂,摸实情,以人为本而不出离原则,及时化解各种显性和隐性矛盾,力争沿线群众得力支持,确保了征地拆迁顺利实施,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稳”字当头 体现新常态
在新常态下,管理处将一个“稳”字,贯穿于虢镇东至潘家湾段每一米高速公路建设之中,着力体现科学遵循。虽然仅有不到20公里,但是路线设计穿越宝鸡南缘台塬地貌,有3项大的控制性工程,其中有横跨渭河的两座特大桥――溪渭特河大桥和潘家湾渭河特大桥,长度均在1.5公里以上;一项国内跨径最大的六车道黄土隧道工程――唐家原隧道。此外,还有对两公里既有西宝高速公路“四改八”升级扩容。
开工之初,建设者根据工程项目建设工期目标,结合标段划分实际情况和工程的技术难点、重点,安排全线的总体计划和阶段性施工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他们针对关中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料源情况和工期要求等具体问题,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多措并施。对内重管理,明确岗位职责,严格目标考核,提高增强管理水平,不断打造精干、高效、廉洁的建设管理团队;对外强服务,以监促干,强化合同和监督考核,提高履约能力,并将工作重心前移到工地一线,采取“现场工作法”,现场调研、现场督办,现场发现情况、现场解决问题,为施工进度提速加油,确保了各阶段工程顺利推进。2013年11月,唐家塬隧道单洞贯通,2014年3月双洞全面贯通;2014年8月,虢镇东段老路拼接段路基完成拼接,10月路面铺就开放交通;同年5月,主线渭河特大桥全幅贯通;2015年8月,潘家湾联络线渭河特大桥落成。伴随着一个个重要时间节点,该段终见成果,2015年12月5日开放交通。
“五化”管理 突出新标准
宝鸡过境段工程是全国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现场会在陕西召开后,省内开工的第一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处要求各参建单位在该段工程建设中严格贯彻落实现代施工“五化”管理的要求,全面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努力将宝鸡过境段工程打造成为宝鸡市城市道路建设的示范工程、陕西高速公路的样板工程。
围绕这一目标,各施工和驻地监理单位从进场建设开始,以该段工程建设为载体,以构建管理标准化体系为目标,以落实建设各方责任为手段,以治理和消灭高速公路建设通病、安全隐患为重点,以准化施工和精细化管理贯为主线,规范建设各方按合同办事,按规范施工,加强施工工艺及工序的改进和管控,着力薄弱环节,完善质量监管体系,主要工序坚持24小时旁站,注重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验,抓好每一个分项工程、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艺和每一个数据,将粗活做细、细活做精。同时,加大工程质量和施工标准化的考核分值,保证了工程整体质量,做到“双严双实”,即工程实体实,资料数据实;现场监管严,责任追究严,确保了工程质量内实外美,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科技搭台 构筑新屏障
唐家塬隧道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其最大断面达172.4平方米,是目前我国最大断面的黄土隧道。隧道最大埋深75米,两洞中轴线最大距离为38米。洞身段位于渭河旁,围岩含水量大,局部存在砂石层,地质条件差,极易发生坍塌,再加上埋深浅、跨径宽、跨度大且结构偏平,受力条件差,施工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开工之后,施工单位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坚持24小时跟班作业,将开挖断面沉降的大小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松软浅埋地层穿越施工工法。为确保安全,施工方引进了包含施工人员定位、视频监控、隧道逃生声光报警等多功能隧道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具体使用过程中,先行将每个施工人员的个人资料输入芯片中,并用芯片定位仪对每位进洞人员进行芯片定位。这种芯片定位仪不仅大小适中方便职工携带,而且便于快捷、准确地查询和监测到进入隧道施工人员的身份、数量、现时位置和活动轨迹。此外,定位仪还设有报警功能,施工单位可根据隧道内的实际情况设置警戒区域,非授权人员进入警戒区域,系统将自动报警。隧道内发生事故时,会立即发出报警逃生信号,同时启动声光报警系统,为施工人员指示逃生路线,引导人员安全撤离。
生态环保 展示新主题
就高速公路建设而言,山川秀美是陕西公路建设环保目标。由于该工程地处宝鸡市高新区渭河川道地区,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多为冲刷的沟壑、坡陡,上下高差大,连片空地少。很多村民在沿线山坡种植小麦、玉米、柿子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自然条件不很理想。建设者注重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勇担当社会责任,积极与当地政府联手合理设置弃土场,把弃土场变为耕地,和当地村组沟通协调,在山沟低谷合理设置弃土场地,将弃土用压路机一遍遍压实,土地表面用腐植土覆盖,以利农作物生长。并在山洪易发地段的土地表层修建排水沟,以防洪水冲噬土地,保证了造地的可持续性利用,也赢得了当地村民举手点赞。在大挖方高边坡路基段,建设者就势采取植生袋工艺施工防护,减小了边坡静水压力,也保证了水分在土壤中的正常交流,提供了植被赖以生存的介质,更重要的是在以后根系扎进土里之后具有固土护坡,达到长久护坡的巨大作用,使得边坡的绿化效果更加明显、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