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4期 第148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06-14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第四版 < 上一版   
人老如婴
新闻作者:○ 付宜珊


姥姥5年前去世,留下姥爷和我们相依为伴。
姥爷,今年实岁84,母亲为吉利称其85岁。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姥爷就是我们的一大宝。
大约两年前,姥爷就不会迈步了,接着手扶窗台也站不住了,没过多久就不再爱动、不会咽食物和说话。我记得一年前是最后一次听见他说话,他躺在医院病床上,手紧紧地抓住护栏,使着劲说:“我要-我要-走”,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又一脸无奈。我的心里像被投进石子的湖面,这个“走”字,让我后背一股脑儿地凉,心里一咯噔:是要往哪儿走。我定定神,握紧他的手说:“等病好了,就回家啊”,然后一直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从此以后,就没听见姥爷再说过话了。
不会说话,但有时会有一些哼哼声、喷嚏声和呼噜声,总让我觉得这“老宝”如同一个婴孩般让人疼惜。一回到家,我总忍不住先摸摸他的头,亲亲他的额头,然后没有负力地趴在他身上,听听他大力地呼吸声。母亲总说:“小时候,姥爷老摸着你熟睡的小脸,现在反过来了”,姥爷也好像知道我回来了,对我眨巴眨巴眼睛,看着我。说他像婴孩,还有一个原因,他平日总是习惯性地将全身缩成一团,跟羊水里的婴儿一般蜷缩着,我们都很不愿他一直躺成这种姿势,慢慢他的胳膊、双腿都无法正常伸直了,只能在膝盖下垫上厚厚的枕头,才能让他勉强平身躺好。后来,我想到自己浑身发冷或者难受乏力时,也喜欢缩成一团地躺着,可能这是我们最本能的自我保护方式。对于年迈的他而言,更是仅存的自我保护,就如同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姿势。
长年的卧病在床,已让姥爷骨瘦如柴,他不会自己翻身了。为了防止褥疮,每两个小时就要翻一次身,必须小心翼翼地,怕伤了他已不知道说疼。母亲每次总以哄小孩的语气说:“一二三,翻翻身”,后来父亲也跟着一起说起:“一二三,翻翻身”,姥爷就会发出撒娇般的哼哼声。有时他看不见人了或者夜里想开开灯,也会哼哼几声,你对他说几句话或者摸摸他的头,他就一声不吭的了,太像撒娇的婴孩。
奇怪的是,姥爷打喷嚏与打呼噜的声音大得惊人,不知道他哪儿来的力气。但那声音越大,我们就越发觉得安心,反而当他没有声响时,总要隔一会儿便挨近他瞅瞅,他胸脯的高低起伏,脸上的呼吸抖动,才能安心无事。
帕金森症晚期的症状之一就是失去了吞咽功能,姥爷从一吃就咳,慢慢地就不会吃饭了。我记得以前,姥爷总说牙口不好,只吃些热了几遍的剩饭,看上去已经没滋没味了。现在他插着胃管,每日定时定量的打流食,食物直接进入胃里,也已没有咸甜味道的概念了。也不知道哪天起,他的嘴就合不上了,有时僵硬着张很大,有时几近闭合只留条缝,牙也只剩三颗了,却总喜欢在身体舒适时上下牙如咬食物一般咬动,大概他还未忘记吃,但已不能吃了。
刚上学时,总喜欢自己在厨房置一块小黑板,扮演老师,让姥爷扮学生,他总是非常配合的“乖学生”,跟着我这个拿根断树枝当作教棒的“小老师”一起念。现在,姥爷最好的状态就是睁大眼睛看人,不时上下牙空咬咬,每当这时我就从书中随意地挑一段,然后装作很认真的表情念给他听,他仍是我最配合的“老学生”。
以前,姥爷总喜欢晚饭后去公园遛弯儿,有时自己去,有时跟在我们三个拉成一体的小丫头背后,我们跑着笑着,一回头发现他越走越慢了。现在,他坐都坐不住了,也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那个小公园。我总喜欢把小金鱼缸端给他看看,卖金鱼的老板担保说鱼能活半年左右,但它们活了近三年了,依旧活蹦乱跳,只是颜色淡了。摆在旁边的四季青,依旧苍翠而生机勃勃。
以前,姥爷是一个走路不大声、说话没大气,没讲过大道理,总是乐呵呵的小老头。现在,他躺着依旧没多大声。当我贴近他时,总能听到他的呼吸声,感受到病老的躯体对于活着的渴求,那是生命的坚强力量,它那么的顽强和珍贵。
姥爷还在床上躺着,在身体舒适时还喜欢睁大眼睛看人。我也喜欢睁大眼睛看姥爷,他总是那么让人疼惜……
 (作者系陈仓管理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