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6期 第148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06-2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打造美丽干线公路的优质隧道
新闻作者:文 / 贾永军


打造美丽干线公路的号角已吹响,确实刻不容缓。面对点多、线长、环境错综复杂的公路路网,四面开花、集中打造,难免会造成一路风光皆一样,缺乏亮点和特色,这种结果谁都不愿看到。如果依托路网中的有利资源,突出特色,打造亮点,以点带面,再造特色,那么,实现公路设施美、路域环境美、养护管理美、出行服务美、行风人物美的干线公路战略目标,就会又稳又快又好。这里,笔者就永寿公路管理段列养辖区具体情况,浅谈一下打造美丽干线公路、隧道先行的看法。
提升安保 打造平安隧道
隧道大多地处荒山野岭、沟壑深川,像尖刀,又像狼牙,永远是公路路网中的特种兵。永坪隧道也不例外,地处永寿县永平镇六十里页梁最高点,312国道和306省道从此交汇而过,素有“秦陇咽喉,彬宁锁钥”之称,是陕甘大道要塞,是古丝绸之路第一驿站,可见其地理位置的特殊重要。虽说总长不足千米,但所处是山高路险,雨、雪、雾偏重区,每年仅自然灾害造成的交通堵塞就多达30次以上,现今是咸阳公路汛期水毁抢险和冬季防滑保畅工作的主战场。有了永坪隧道这个特色资源,打造亮点就容易多了。但“生命至上,路畅人安”的安全理念重如泰山,所以说打造美丽隧道,安全是首要,永坪隧道原有安保措施应再完善再提升。措施一,在隧道上方安装LED显示屏,及时发布路况出行信息和安全预防提醒,努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措施二,在隧道内及出口增设电子监控,确保隧道安全运营;措施三,在隧道班组设立路政管理与隧道消防中队,联勤永平镇政府及该镇派出所、交警、卫生院,建立应急抢险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升预防和处治隧道险情的应急抢险能力。
依托古镇 打造人文隧道
人文隧道体现的是美丽隧道的定位和品位,打造人文隧道就必须依托当地人文风貌。而永平镇恰处古县城遗址秦代麻亭,这里历史传说和人文景观较多,辖区内有翠屏书院、武陵寺塔、城隍庙遗址、吕公惠民泉等人文古迹,被省政府授予陕西省文化旅游古镇,目前正在恢复古建之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大力开展公路文化建设,把永坪隧道打造成人文隧道,用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是强力推进美丽干线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措施一,依托永平古镇、历史名镇建设,在永坪隧道周边刷写大型体现公路文化建设和美丽干线公路建设理念,在隧道班组及职工宿舍悬挂体现公路文化精神和当地人文名胜字画,营造浓厚的人文精神氛围;措施二,在隧道班组成立志愿者公路服务队,在隧道前方设置温馨提醒标牌,长期备有饮用热水和应急常用药品,开放隧道班组卫生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帮助过往司乘人员解决燃眉之急,随时体现人文关怀和无偿服务。
多姿多彩 打造美丽隧道
美丽隧道就是多彩隧道,就是从“绿化”到“彩花”、“美化”的转变。永坪隧道宛如深海灯塔,坐落于绵延百里的40万亩槐林之间,左拥逶迤绵长东岭,右抱妖娆翠屏山,前与虎山遥相呼应,背倚蜿蜒拱卫永寿梁,周边自然风景秀丽,青山绿树环绕,显得色调单一,缺乏季相色彩,特色、亮点突出不明显。措施一,借山梁自然坡形,在隧道顶端修建梯田式绿化带,同时在隧道出入口两侧修建有自然特色的绿化平台,采用“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苗木,打造绿化、彩花、美化的季相景观,确保隧道四季有亮点;措施二,把隧道班组废料场打造成观景台,与永平古镇建设相融,观景台中央设置体现“铺路石”精神的雕塑或刻有公路文化的景观石,四周栽植四季有色苗木。同时积极与当地文化部门协商设置文体健身器械,既能保障游人的旅行需求,又能给当地群众和隧道班组职工提供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同时又向社会各界弘扬了公路人文精神;措施三,在隧道顶、出入口两侧、景观台因地制宜,设置太阳能灯,让永坪隧道永远多姿多彩,让永坪隧道成为古镇十五景。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