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8期 第148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06-2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第一版 下一版 >
红色葛牌
新闻作者:文 / 董邦耀


上小学时就从历史课里知道蓝田猿人和蓝田县,但几十年来却一直都没去过,企盼着有机会到老祖先诞生的地方看看。前年秋季,听摄友说,葛牌古镇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景色迷人,空气清新,是个大氧巴,有玩有吃有看头,值得一去,且福银高速就有葛牌出口,方便得很。一个周六的早上,我随摄友们从西高新收费站进入西安绕城高速公路,行驶6.3公里,再进入福银高速公路,行至葛牌收费站下高速,很快就到了目的地,全程大约100公里。
进街口时,忽见立一石碑:红25军葛牌镇苏维埃政府旧址。让人吃惊不小,未想到咫尺之地,群山之中竟也有一片“红色圣地”。
葛牌古镇地处秦岭腹地,南通巴蜀,东通河南、湖北,是连接关中、陕南的要道,也是蓝关古道的支道之一。过去,进山拉货全靠马帮,商人们从西安到陕南有两条路,一条是向南到柞水,另一条是向东到商州,而无论走哪条路,都要经过葛牌,所以,过去的葛牌就成为一个商贸中转站。
葛牌镇像柞水的九间房镇一样,地名所来更富自然造化。相传在清朝的时候,镇上有三棵柳树,长得特别茂盛,旁边葛藤丛生,爬满了柳树,形成一座天然牌楼,葛牌由此得名。地理位置的重要,使得葛牌镇的商贸繁荣起来。明清时期,蓝田县有四大古镇,分别是葛牌、焦岱、玉山和泄湖。葛牌镇正是蓝田县南部最重要的集镇。
我们首先来到纪念馆,这个院落曾经是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四合院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分七大展厅,院子里有来此重温入党誓词的党员。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大匾,为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于1997年12月题写。1935年2月红25军的旧址,作为全国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被陕西省西安市政府立碑保护。徐海东为了革命,家属基本被国民党杀光。其长征时率领红25军最早到达陕北,且并未出现战斗减员。为中央红军来陕北落脚打下了基础,红25军的灵魂人物徐海东大将让人心中肃然起敬。网上说徐海东大将的女儿至今依然穷困潦倒,令人叹息。
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是在关中地区建立最早的红色政权。红军长征时,便选中了葛牌地区作为一处革命根据地。1935年,徐海东、程子华、吴焕先等领导的红25军在此建立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成立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这是西安地区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为帮助红军扩建、保存红军实力、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做出了重大贡献。纪念馆后边的半山腰上,有纪念亭,亭里有碑,这是由程子华将军书写碑文,立于山间的红25军纪念碑。
在东沟农家乐吃饭时,听老人说,他们这还有蓝田葛牌花鼓戏,民间通称花鼓子。清光绪三年,湖北遭受大水灾,大批灾民逃难来到秦岭北麓一带,带来了郧阳流行的花鼓戏。根落葛牌后经过方言整合改造,吸收本土民歌小调,最终形成了葛牌花鼓戏风格,它有别于商洛花鼓,其曲调流畅、优美,又多了份秦人的敦厚和豪爽。生动活泼,民间色彩浓厚。地方性语言幽默。《槐荫媒》讲述董永求学途中,遇到七仙女,以槐树为媒,结拜成亲的故事。
葛牌真是一处绿色休闲健身、红色旅游育人的好去处。 (作者为交通单位退休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