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8期 第148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06-2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邻家“大婶”――袁家村
新闻作者:文 / 雷 娜


说袁家村是邻家“大婶”,一点都不为过,她质朴勤劳,诚实守信,吸引着无数人的眼光。
传说中的“大婶”是这个样子的,她对邻里的要求很严格,她总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要想成为她的邻居,就必须人品端正,然后才是食品真实,她要求做食品如做人,从食材的选取、做法、营养、搭配都可谓讲究,如果在经营过程中发现哪个邻居以次充好,添加不利于健康的东西,那么这个人就会被立即请出袁家村。走在这里的每条街,触摸这里的每一片树叶,呼吸每一缕新鲜的空气,看见的、看不见的给人的感觉:实在!
“大婶”的家在唐昭陵的脚下,我一直在猜想,她是不是最早的守灵人,她传承了历史怎样的品格,在历史的变迁中保持着永不褪色的品格,她做的饭菜,总能勾摄起人的味蕾,里边有苦时的味道,也有甜时的味道,曾经我看到一位老人吃野菜包子,竟然吃的是满眼泪花,起初我以为是包子汁子太辣,还建议老人喝点稀饭。后来老人向我讲述艰苦奋斗的日子里,很多人都饿着肚子,满山的野菜都被人挖光了,野菜把人都吃成绿色了,他已经很多年不吃野菜了,想起那个味道就会想起那些个岁月,今天吃起来却突然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和着地软的野菜包子,野菜味道纯正,一点都不苦,竟也吃出一丝丝甜蜜。我想老人味觉的变化正是他心里的变化,也许是日子好了吧,心里的苦早已被冲淡了。地软包子只是袁家村无数小吃中的一种,还有搅团,曾经在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做法讲究,单是看节目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了。
如果说小吃是“大婶”的绝活,那么油坊、醋坊,老豆腐坊、酒坊、还有粗布作坊等,一定是老祖宗智慧的传承。远远的巷子飘来浓郁的粮食味道,那是“大婶”骨子里带来的气质,如果走累了,老年人可以去王家大院茶馆喝茶,听戏;孩子们可以去游乐场;年轻人可以去酒吧喝点小酒,说不定也会有一场不期而遇的艳福;如果不过瘾,那么万人麻将也能来一场技能的比拼;若真的什么也想不出来,那就去唐昭陵九径允永史的告白……
如果说“大婶”长得很传统,那你错了,她其实也很新潮,她也在尝试着欧亚风情的韵味和回民街的独特文化,她还挺能创造,自己养奶牛,制作酸奶,冰激凌。在她身上我满满地看到了智慧与勤劳并举,淳朴与道义同存,她的一切是改革春风的成果,是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袁家村是集体经济,现在已成袁家村集团。
俗话说饮水思源,“大婶”的邻居都说她的好,她带给村民希望和经济增长,大家更感恩、感谢好政策。百闻不如一见,如果你有机会,就亲自来一场心灵的邀约,您们的到来将会使整个袁家村蓬荜生辉。在西安城南城北都有袁家村旅游大巴车,如果自驾游,那就上西三环,从六村堡收费站驶入,沿着丝绸之路西长高速途经空港新城、咸阳东、咸阳北收费站,从昭陵兴平口驶出扎道,进入西张堡收费站,之后右转沿着旅游路直行8公里即到。
 (作者供职于礼泉管理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