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4期 第150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08-23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闺蜜的烦恼
新闻作者:○ 王丽红


吃完午饭刚想休息会儿,闺蜜火急火燎打来电话,说昨天跟她妈闹崩了,刚才去接女儿,她妈正躺在床上唉声叹气,午饭都没怎么吃,血压上了两百,让我赶紧致个电。
我俩是从小的邻居,对彼此的父母都很熟悉,闺蜜妈能干要强,而闺蜜也是个倔脾气,近几年因为一些家庭琐事彼此都有些不满,起冲突不足为奇。我好奇这次的导火索是为了什么?闺蜜在电话那头显得很无奈,原来她妈非要让她生二胎,而她坚决不从,话不投机半句多,没几句就崩了。我赶紧先给她妈致了电,第二天又上门劝慰。一挑起话头闺蜜妈就呜咽着泣不成声,万般委屈。我看着实在难受,但听着听着吧,对她强大的逻辑还是有些瞠目结舌。她细细讲述要二胎的种种利好,头头是道,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甚至说只要闺蜜生了就不用管了,从出力到出钱她都大包大揽,态度激进没的商量,对闺蜜坚决不要的想法简直是恨铁不成钢!我隐约觉得她把闺女生二胎她帮忙带二胎定位为晚年生活的重点,有则阳光明媚,无则暗无天日,唯独没有弄清楚最关键的是她根本没有这件事情的决定权。
整个过程我主要负责倾听,其实也根本插不上话。话题自二胎起不断引深,充斥了闺蜜妈的种种不满。首先是对闺蜜的不满。认为女儿从小到大,原本性格温顺,事事都听他们的,而现在只想自己拿主意还态度强硬。平常也不愿在父母家多待,一门心思就是自己的小家、老公和女儿。其次对闺蜜老公不满。闺蜜老公本就不是个热情似火、嘴上抹蜜、爱挣表现的主,接物待人略显生硬,与闺蜜妈“一个女婿半个儿”的期许相去甚远。这样一来,关于“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这样的俗语在她家完全是反着来的,已经到了看哪儿哪儿不顺眼的地步。就连老家远在外省也成了一条罪状,因为在老人带孩子这事上亲家几乎没帮上过忙,而女婿在本市的立足也是更多地仰仗岳母家,现在过好了日子却忘了本。总而言之,“跟我们一点都不亲!”再次是对闺蜜女儿的不满。因为和女儿的沟通很有障碍,闺蜜妈就把沟通的对象逐步转移到了外孙女身上,与小姑娘对话时常夹枪带棒,很明显地挤兑人家爹妈。近10岁的小姑娘听得似懂非懂,但向着自己爹妈的心思是与生俱来的,听多了也嫌烦,有一天居然对闺蜜说:“妈妈,要不你送我去‘小饭桌’试试,中午就不用去外婆家了。”这次因二胎母女俩发生正面冲突,面对外婆歇斯底里的哭诉,小姑娘居然对她直喊:“外婆你疯了是吧?”闺蜜妈听得心都碎了,感觉自己为小外孙付出了那么多,却没落下一点好。
一边是闺蜜妈的委屈,可另一边闺蜜更有着无尽的烦恼。回想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从未意识到应俯下身子与自己平等交流、共同成长,而是习惯于颐指气使。直到自己长大,有了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妈妈却依然认为是自己人生道路的领路人。工作的选择、婚姻的选择、生活方式的选择,处处都有妈妈的声音,而所有的这些妈妈都认为是为了她好,却恰恰从不考虑她的想法和感受。最最难以忍受的是妈妈的干涉现在已经开始隔代影响自己的女儿,让她极其反感。
我在闺蜜妈的控诉中终于插上话,给她灌输了他们老两口是一家,闺蜜三口是一家的概念,暗示她清晰的界限和适当的距离是两个家庭平安相处的前提,所有的决定、选择和期望都不能越界。闺蜜妈仿佛对这种界定很难接受,但多少也有些触动。毕竟是长辈,劝解只能到此为止,反思的重点只好放在闺蜜这头。我逐项为闺蜜列出作为旁观者所看到的问题,尤其是他们小两口的态度在形成目前这种家庭氛围中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闺蜜仗着是亲爹亲妈,因自己的不满情绪忽略他们的情感需求。要么不交流减少接触,要么阐述观点口不择言、激化矛盾,丝毫不考虑父母能不能接受,自以为是真性情,实则杀伤力巨大;闺蜜老公自认处理家庭关系不善讨巧,面对岳父岳母逐渐积累的不满,从来没想过主动改善而是理直气壮采取躲的姿态,躲到最后连基本的嘘寒问暖都省了,虽说住在同一个小区却几乎沦为见面打个招呼的路人。于是老人越不满意有所指责,小两口越不愿交流想绕着走,心里想的是减少接触避免矛盾,可事实上却越是诱发老人的不满,让家庭关系走入一种恶性循环。闺蜜几乎是边听边哭,好在情绪也在宣泄中得到舒缓,她喃喃地说,妈妈总是言辞激烈不容质疑,而她也总是毫不客气激烈反抗,说话做事的确从未想过要注意方式方法和父母的感受,结果就是彼此的伤害越来越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她打算和老公长谈,从自己做起开始改变,改变他们的态度方式,关注父母的情感需求,缓解紧绷的家庭关系。
一周后,闺蜜的一个电话让我多少有些释怀,她说周末一家三口主动去父母家吃饭,她向妈妈检讨了自己的态度,吃完饭她和妈妈抢着洗碗,而妈妈面对她的低姿态,态度也温和了许多。我真心替她感到高兴,毕竟彼此都是这世上最亲的人,相信一定会在不断磨合中求同存异,寻找新的、彼此愉悦的相处模式。
 (作者系汉中公路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