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下的八天八夜
----------高速机械化公司宁夏东毛高速危险品检测站施工纪实
新闻作者:文 / 杨 苏
一群三秦英雄汉,
六盘山下战犹寒。
八天八夜不合眼,
一月任务十天完。
蔚蓝的天空嵌着朵朵白云,初升的阳光洒向碧绿的六盘山。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此刻老郭才仰起他黢黑的脸揉了揉眼睛欣赏着周边的美景。他已不记得这是第几个日出了,只知道任务快完成了。
老郭仰起脸,揉了揉眼睛,对身旁的小于说:“快完了,你们几个赶紧回去睡会,明还有活呢!”
小于拖着僵硬的身子说:“没事,就剩下一车料了,你先回,我盯着干完。你都8天没回了,心脏又不好,赶紧回去睡会儿。”话音很低沉、很干涩,让人听着很心疼。阳光照在他更加黝黑的脸上,透过眼神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坚毅的小于。
老郭依着护栏上笑了:“呀,都8天了,没感觉到啊!”
我环视工地四周,老郭、小于、许少鹏(技术员)、高景平(技术员)、杨钊(测量工程师)、老魏(驾驶员)。在这大山脚下,在这个工地上,在这些机械设备旁,他们的身影不停地穿梭着。连续战斗八天八夜后,他们的身影那么疲惫,身体似乎有些僵硬,感觉整个人都灌了铅一样,但他们的双脚依然一步一步坚实的往前迈去,像带着发动机一样……这一幕也深深地烙进我的心里。
2016年6月,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又获得第二个项目:东毛高速危险品检测站。第二分公司在承担宁夏泾源344国道改建项目的同时还承担危险品检测站项目施工任务。两个项目之间隔着险峻的六盘山,为了保证施工任务顺利完成,项目部将本来就不富裕的人员划分为两队。一队由总工李炜、副经理赵存饶带头,负责泾源344国道项目建设;一队由经理郭军科、副经理于军锋带头,负责危险品监测站建设。
东毛高速危险品检测站泾源段要在2016年7月3日东毛高速通车典礼前完成劝返车道建设。一段原地貌500米长6米高的挖方段成了“拦路虎”,挖方量高达10万方。原本30天完成的现在要压缩到短短的10天。
老郭和小于在工地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可这次施工时间压缩的着实让他俩一整个晚上都在盘算着:多少人员?多少挖机?多少装载机?多少拉土车?应该怎么施工?
时间太紧,老郭把所有现场人员召集到工地直接开现场会制定施工方案、任务分工。以我对老郭和小于的了解,他俩是那种纯粹的,朴实而伶俐、坚毅而不屈、话少而掷地有声的关中汉子。“挖土方与路基回填同步进行;路基成型上水稳,水稳成型上沥青;第二道工序追第一道工序。”老郭一声令下:“从现在开始全体人员吃住工地,开干!”短短的10分钟时间施工方案和任务都安排到位。他们不需要刻意分工,常年的配合施工,他们已经成了一种惯性,就像是流水线一样。
这一刻,老郭、小于、小许、小高、老魏、杨钊,他们开始了8天的不眠不休。
第一天,8台挖掘机、35台运输车、4台装载机、1套水稳摊铺设备、1套沥青摊铺机设备,全部到位,是正常设备投入的3倍。
第二天,突如其来的变化打乱了整个施工计划,原有的弃土场无法使用,这么巨大的土方往哪里转移?没有弃土场就相当于失去了战场。老郭倚在路边的护栏板上点着一根烟,烟雾在微风中凌乱的飘散开。老郭心里着急但黢黑的脸上却看不出什么。烟燃尽了,老郭深吸了一口气吐了出来,松开了紧锁的眉头,快步走向汽车离开了现场。
这是老郭48小时来第一次离开。几个小时后小于接到了老郭的电话,内容很简单:“弃土场我已经联系好了,你抓紧安排土方运输。”大家其实都知道老郭是去联系业主与当地政府领导寻求帮助了,其中老郭花了多少力气,费了多少口舌,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顾不上问怎么解决的。
第三天,大家在不眠不休的“平静”中渡过了。
第四天,路基回填的“洞渣”又搅乱了原有的“平静”,各个施工工地都在抢着拉洞渣,当地村民也抢着拉,一来二去闹得都不能拉。运输车、装载机司机都急得不停询问怎么办?什么时候能拉?老郭赶紧把小于叫到身边,老郭盘腿坐在方便面箱子上,很像一个“佛爷”,小于走到他跟前双手疲惫的托在膝盖上。老郭说:“现场交给你,我去协调拉洞渣的事情,你等我电话。”小于点点头转身就走了。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小于还是没有接到老郭的电话,他急了给老郭打了个电话,电话的另一头老郭没有说话,只有政府协调人员和村民嘈杂的对话。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老郭的电话过来了,他的声音很低沉只有一句话:“已经过去5车洞渣了。”就这样工地又恢复了“平静”。
第五天、第六天还是一如既往在无声的紧张中度过了。
第八天,就剩下100米了,我回头看了看背后的路,看了看兄弟们。他们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路边上躺着的,车厢里窝着的,就像刚下战场一样。我推了推旁边靠在车胎边的韩小凯:“咋样?”小韩闭着眼说:“呀,几天了,我脑子一片空白啊!”一个黑胖,一个黑瘦,两个身影从路的尽头缓缓走了过来。那是老郭和小于,他俩还不放心,还要再把成型的路段走一遍,看看哪里还有问题,随着他俩疲惫脚步的逼近,最后100米也完成了。
此时,施工现场特别的安静,没有机器运转的轰鸣,没有施工人员的话语,也没有坚持到最后获得胜利的欢呼,只有回荡在山谷中的鸟叫声。
八天八夜的战斗,八天八夜的不眠不休,“战士”们取得了成功。他们用无声的欢呼,无尽的热情,用自己艰苦奋斗的方式向红色六盘山,向革命先辈献了他们独有的青春。路在他们的脚下,路在他们的心里,他们是筑梦路上永远的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