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8期 第150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09-06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第四版 < 上一版   
医生的“望闻问切”哪去了?
新闻作者:■ 徐立生

现在就医难,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的一次看病经历也许能窥一斑。
本人身体一直不错,由于血压有点高,就想去医院看看。且不说医院里的人满拥堵和漫长的候诊,单就医生行为就让人无语。你说血压有点高,她就给你写上高血压,也不看看患者属于哪一类型,有没有服过药,马上三舞两绕给你开出几味降压药,结果一服药,血压降的你头晕眼花,比不吃药还痛苦。据一个业内人士说,降压药初次只能小计量单服,然而医院的医生为了给你降压,一下子开出了大剂量的药,血压倒是降了,患者却遭了罪。第二天去医院一问,值班医生随便一说:“那就减一味药吧。”简直把病人当试验品嘛。
眼球有点发胀,去中心医院看,医生问了几句,看不出个所以然,直接开出核磁共振检查单,一看检查费用850元;一个小伙子膝盖痛,让核磁共振检查,费用750元;一位老人检查胸部,核磁共振1200元;病还没有看个啥,检查费用几千块钱没了。
笔者不怀疑现代化的检测设备的优越性,然而,现在的医院大病小病都要做一大堆的检查,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负担,至于有没有创收的行为那就更让人不敢恭维了。笔者有医保,那么那些困难的工人农民咋办,卖粮,卖牛的钱在医院也经不起几下折腾呀。
很怀念过去的医生,他们没有现代化的仪器,但是望闻问切的基本功却让人称道。孙思邈没有仪器,成了药王;华佗没有仪器,成了药圣;还有扁鹊,他们用精湛的医术治好了千千万万的病人,让人们代代相传,世世讴歌。但是,现在的不少医生缺少的就是吃苦精神、钻研精神和耐心细致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图方便,图省事,动辄就靠仪器检查看病,这样的医生未免当的也太舒服了太简单了吧,而正是医生的粗心大意和随便行为,给患者造成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反感是很大的,社会上经常曝光的医患矛盾和医生护士被刺的事件,患者情绪激动是一个方面,但医院和医生的行为不当也是一大诱因。
当今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作为中华传统的医学理论和望闻问切的医疗技术也应该是每一个医务人员需要掌握和具备的基本功,不要让没有仪器就看不了病的怪现象在医院蔓延,也不要让一个小感冒就要花几千元检查费用的事件重演。我们的时代呼唤科技创新,但更要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总结和集累下来的宝贵医学财富。医务人员望闻问切的基本功到了,耐心细致的服务精神到了,医患关系自然会有根本上的改观。
(作者系汉中公路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