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期 第152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10-28 星期五
今天是: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靖王路上看长城
新闻作者:文 / 图 郭少言
 

长城,自战国至明,历代依据不同政权格局而修建。保存最好的多为明长城,还有隋长城、汉故塞和秦长城,字为何?原是汉代沿用修缮了秦长城,称故塞,秦长城也不是平空而起,是利用了六国长城。整个榆林长城系统由大边、二边和三十六营堡共同形成一条防御带,大边长城在外,多修筑于大漠平川之上,修建较坚固完善,更像城墙的样子,二边长城则是铲削山险而成。大边与二边形成夹墙,夹在中间的是三十六座长城营堡,驻守着军队,这些营堡后来便形成了榆林延安地区的城镇,比如神木营、高家堡、鱼河堡、镇川堡、榆林卫城、靖边营、安边营、定边营等等。延绥镇长城三十六营堡的走向,自府谷的黄甫川堡开始向着西南方向延伸,直到定边的盐场堡,靖王高速一线的长城营堡被称为西路营堡。

长城概览

清代,满人破了长城防线入主中原,满蒙又是联姻的亲家,长城于是用不着修缮,营堡驻兵较之明代削减了十到二十倍,长城从此衰落。在不被人们认识其历史价值的时候,长城是当地居民打窑洞的好地方,垦边屯兵的三五九旅在定边盐场堡一带的长城墙体上打了一排排整齐的窑洞,作为一个旅的士兵住所,解决了燃眉之急。明朝政府曾做过一项给长城包砖的工程,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榆林长城却极少见包砖,几乎全是土坯或石片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建设时期,建筑资源紧缺,人们拆掉没用的长城墙砖修了学校、供销社、粮站、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当然也少不了猪圈房屋场院等等,现在榆林的中老年人还有小时候拆长城搬砖的记忆。不消几年,经受几百年风雨的明长城一下变秃了,青砖变为黄土,在风沙中分外苍凉。土坯经不住雨水冲刷,多数已经坍塌或下泄成一个土堆,使你再也认不出长城的样子。所以,我在看长城的时候,经常要费力地分辨它们到底是土堆还是长城?必须要站在一个至高点上,仔细观察长城的走向,你才能把那些断断续续的土墩在脑海里连接起来,把它们想像成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想看包砖的长城烽火台,你得翻越无数的山包,在极其偏僻远离城镇的地方,有零星的包砖烽火台仍然耸立在山巅。当我见到这样的烽火台时就非常激动,穿过一人高的野草挤到台下仰望,惊起一群寒鸦绕着烽火台上方盘旋不去。在这样的地方,偶尔会遇到一两个面皮油黑的挖矿人,他们平静地告诉你,你所站立的山体已经被掏空,你瞧,煤就从这里运出山了。这时才发现,山间的小路是黑的,烽火台已不是青砖而黑砖,到处都被黑色笼罩,像极了那些工人的脸……当然,我说的这些黑色烽火台是府谷、神木的长城。

靖边、安边、定边的长城不是这个样子,它们是黄土筑就的,矗立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蜿蜒于青银高速的两侧。青银线靖边到王圈梁这段高速公路与长城共用了同一条通道,这条通道自靖边龙州堡抵定边的盐场堡,期间有十五营堡,为延绥镇西路的靖边道。

此段青银高速伴长城左右而行,或直接穿长城而过,仿佛进入一座长城的博物馆,路边不断涌现的长城墩台,在铺着沙芥草的缓坡上起起伏伏,无声地讲述着大漠边关的故事。长城保存最好的两段,当为靖边龙州堡五台村的长城与安边五里墩长城。

镇靖堡

镇靖堡,1943年之前为靖边县城,可称为老县城了。明成化年夏州节度使李佑所筑,名乌延城。1935年,被刘志丹攻下,归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是陕北地区最早一批脱离民国政府的地方。镇靖堡位于镇靖镇旧城村镇政府驻地。营堡不仅保存较好,至今仍有居民生活,呈现出长城营堡中少有的烟火气色。这座古堡距现在的靖边县城很近,从县城出发向南行至307国道,再折入靖志路向南行驶8公里便是。不多时,眼前一座山崖挡住了视线,崖顶是一圈齐整的黄土夯筑城墙,这便是镇靖堡了。长城营堡很多都是如此建筑于高崖之上,占据易守难攻、便于t望的地形。然而,转过这道山峁,从堡子北面进城,发现这镇靖堡西部坐落在山梁上,人称西山或寨山,东部却位于芦河岸边,从山顶铺展到山下的河滩地,形成独特的西高东低地形。登临西城墙俯瞰全城,街巷井然,有中心鼓楼,格局与传统中国城别无二致,还有一座逸夫学校,偏僻的边城小镇之中居然也有邵逸夫先生捐赠的学校,令人感慨。镇靖堡位于两条山川中间,临水靠山,向西北望去,是延伸至远方的大边长城。此堡北距大边长城仅一里地,南边是我们自己的地盘,况还有二边长城护着,虽无防守之忧,然每遇上流岸崩拥水,此河断流,城中无水,人马俱困。如今,镇靖堡的城墙已被修缮,焕然一新,游客可以拾阶而上,登至西城墙处观览全城。在半山腰上,有三孔窑洞,是惠中权的旧居,这位出生在清涧二十里铺将军沟的军人担任中共靖边县委书记时,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造林种草、兴修水利,组织群众自救,被毛泽东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

龙洲堡

龙洲堡曾是北宋范仲淹的哨马营,范仲淹驻地在靖边以南的新城堡,那里是靖边最早的县冶。范仲淹曾在延州北部以及宋与西夏交战地带筑城、建堡寨,形成长城营堡的前身。在戍边的日子,白发暮年的范仲淹填下这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从镇靖堡返回至307国道,沿国道向西行驶至靖边南收费站,收费站南约1公里处,转入五杨路再行15公里便是龙洲堡。在五杨路上可看到保存最为完好的大边长城,五台村一带尤其完美。龙洲堡规模比镇靖堡小些,城内已空无一户,全然庄稼地,但四周城墙却仍然保存较好。此堡虽不在山上,也四面环沟,深沟大壑,守城无虞。然而,这个位置却是一处交通要道,东接清平河口,西接麻黄梁,俱为通虏要路,边长兵寡,需谨慎防备。

最近几年,旅游摄影风气大盛,有人在龙洲堡一带的深沟大壑间发现了丹霞地貌,其状颇似美国的波浪谷,摄影者口口相传,便有了靖边波浪谷这个景点。如今景区正在建设,仍然免费参观。走进沟壑腹地,发现一处危岩四面环水,水静且碧,如一块璞玉镶嵌于沟壑之间,危岩90度侧壁上竟开凿有窑洞若干,且门窗依旧,人如何到达如此危险的居所则不可知,心想,莫不是从崖顶放梯子下去,钻进窑洞,再撤梯子?这样的住处不是防着匪害,便是土匪的山寨防着官家。在这处危岩对面,又有一处小小的城堡,是严家寨,寨中无人,城墙与西城门完好,仅有庄稼。

长城与安边营

安边长城是榆林长城的精华,有着完整高大的外观和清晰的走向,且一马平川,国道307与青银高速伴其左右,沿着乡间小道也能轻松地徒步长城,是一条最容易的寻城路线,历来吸引着中外长城爱好者的造访。在安边镇文化馆有一个长城博物馆,为李生程先生创办,他是徒步调查长城的安边本地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拍下许多珍贵的长城照片,展示在博物馆,中外友人来此寻城,都愿先见见他,聊聊长城,请教徒步的线路。

从青银高速安边出口下,安边营位于国道307与青银高速之间。长城本是东西而行,到了安边营却折头向南而去,南行五里有座壮观的墩台,人称五里墩,意为距安边城五里路。此墩不在大路边,一番好找,幸好安边城人人皆知五里墩,可以问。国道307路边有一村道岔路,村口一处贴瓷片的平房,叫长城饭店,可见被居民打过窑洞的长城,进入这条新修的柏油小路,沿路边长城向南行,这一线长城完整高大,足可观赏。行不多时,到了小路终点,一座墩台异常壮观,便是五里墩,这座大型黄土墩台被一圈瓮城围着,远看似一座小金字塔,形状非常规整。沿瓮城环墩台一周,可以发现包过砖的痕迹。以前,从墩台内部可以攀上台顶,现在被黄土填塞,内部不足人高,已无攀爬的通道,墩台外部相当陡峭,更没法攀上,且黄土非常脆弱,每一脚踩踏都是对长城永久性的伤害。安边城的北边,沿青银高速一线,还有个五里台长城墩台,是北距安边城五里的意思,五里台一线的长城为常见的东西走向,与青银高速并肩而行,沿五里台向西,可见到六里墩,十里墩,十二里墩……座座墩台高大雄伟,长城墙体也颇为完整,这条线路便是最佳的长城徒步路线,可以看到牧羊人领着羊群平静地穿行于长城内外,出没于金黄的胡杨林间,他不过安闲地坐于墩台之上,时而用羊铲挑起一粒土疙塔掷向头羊,便控制了羊群散步的范围。

安边镇所在地为旧安边营,以区别明成化年间在其南60里处重建的新安边营。此营堡四面平漫,冲要难守。如今,仅存东北角城墙与魁星阁基台,此处城角新修了三边兵运烈士陵园,纪念曾经策反国民党部队11旅的烈士们。前几年城内老屋拆得差不多了,现在它与普通城镇毫无二致。安边营在今天还能这样繁华,仍在时间中发展,取决于它的交通位置,因青银线与307国道,这里仍然是旅途中转的驿站,街上仍然有皮毛买卖,路边依然散发着油坊的味道,只不过,旧时19家老油坊变成了现在4家机器油坊,现在的油坊一天能产一吨油,是老油坊的六倍多,一年只在数九寒天做三个月油,以确保品质。我来的时候,正是油籽收获的季节,路边晾晒着成捆的油籽与葵花盘子,寻着油坊的浓厚味道,问到一位王姓油坊主人,他家从爷爷辈开始经营油坊,当年的安边是盐马古道上的重镇,人称驮不完的宁条梁,填不满的安边城

说到此,不得不提一下靖边与安边之间的宁条梁,现名梁镇,青银高速设有梁镇出口。梁镇与安边一样,不复旧时模样,仅存一家冯记油坊遗址,述说着72家油坊的昔日盛况。这个硕果仅存的老油坊在最近几年,从县文保单位升级成省级文保单位,可惜的是由于坍塌失修一直锁着门。宁条梁在历史上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为盐马古道与晋商粮油之路的商贸重镇,如今却尘土飞扬,一派萧瑟,走着一条典型的边城没落之路。旧时的骡马驮队,边走边歇,经过一周半月的跋涉之旅,方能完成一趟贸易。而今天,高速公路与国道朝发夕至,人们不必在那些小镇停歇住宿饮食,小镇贸易便萎缩成当地百姓所需,大商大贾再也不会在此买卖,于是榆林地区一批商贸重镇衰落下去,如佳县的螅镇,榆阳的镇川,子洲的周硷,靖边的宁条梁,定边的安边镇。

行走在这些古镇之中,边城的气味还没有散尽,寥落的市场勉强支撑,额头上刻着深深沟壑的老人从石头镜片后面,默默地搜寻昔日的美物。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