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期 第152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10-28 星期五
今天是: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无定河的守望
新闻作者:文 / 杜妮娜
 

作为黄土高原上的一条重要河流,无定河是特立独行的,它的邻居如洛河和延河,都向东南流去,而无定河却先北上。弯弯曲曲,摇摆不定,奔腾不息近千里,穿过浩瀚无垠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纳入榆溪河、芦河、大理河、淮宁河、银河、秀延河等河流,流经榆林地区8个县区,在即将注入黄河最后10多公里的鱼儿峁,接连穿越鬼斧神工令人望而生畏的黄土高原大峡谷,在陕北高原上画了一道又一道弯弯的曲线。

从中国山川地理全貌来看,无定河只能算是一条小河,于国计民生似乎无足轻重。然而,从中国历史文化角度来看,无定河无疑是一条大河,它的流域是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结合带,长城文化、龙山文化的交融地,黄河文化、黄土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人类祖先的发祥地。

在无定河两岸,遍布着难以计数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密集程度几乎和现代的村落一样。原始社会黄土高原的先民们举着石头磨制成的刀、斧、镰,以勤劳的双手制造陶器,修盖屋穴,驯养家畜,刀耕火种,进行着人类早期的最初拓荒;无定河流域诸多墓葬里发掘出戚、斧等青铜器,还有云雷纹、绳纹的夹砂陶器罐、鬲的碎片和大量的牛、马、羊、猪、鸡、兔等动物骨骸,大量的遗物无一不在说明他们所创造的文明,几乎与中原地区达到了同步发展的程度。无定河所孕育的古代文化到了秦汉之际,进入到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他们以群体的力量和智慧,开发着陕北高原这块蛮荒的土地。无定河两岸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东王公、西王母、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臂背生翼的羽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绚丽多彩的形象,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神秘灵异、斑斓夺目的浪漫世界。这些文化符号以强烈的韵律感和艺术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了无定河先祖饱满的生活气氛和无穷的生命力。

也正因为无定河――北方农牧交错带,这样的特殊身份和血统,在漫长的岁月中,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这里对峙、征战、融合。从秦汉到宋、明,这里一直是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反复争夺的土地。匈奴、鲜卑、羌、族等曾在这里策马扬鞭,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不久,大将蒙恬即率30万大军北逐游牧民族,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汉武帝时期,大将卫青、霍去病亦逐匈奴于数千里之外。无定之名,已含血泪。唐代诗人陈陶的一首《陇西行》似有神授: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无定河畔古迹众多,统万城是其中的代表,它曾是十六国时期匈奴政权大夏国的国都。1500多年前,当赫连勃勃来到这里的无定河畔,眼前的景象深深打动了他――河流徜徉,野草丰美,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遂决定将都城建在这里。史书记载,统万城乃是中国少数民族修建的最完整最壮观的都城之一,在建成后的500多年里,它一直是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中心,也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北魏攻占统万城时,曾在此获得了30多万匹骏马,其繁华富庶可见一斑。后来,由于连年征战,植被破坏,加上气候变化,从唐代起这里开始受到风沙的侵扰,庞大的统万城终于崩溃。唐边塞诗人李益在此留下了风沙满眼堪断魂的悲叹。统万城的命运,只是无定河所目击的跌宕起伏的历史岁月的一个小小片段。沿着无定河还有诸多古迹,残存的古长城时隐时现,烽火台依稀可辨。

时光荏苒,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如今的无定河多了一份从容与安详。她养育了陕北人,滋润了北秦大地。在白天,无定河看着男人女人们怎样抚弄庄稼,把那些可爱的糜谷、荞麦、洋芋、玉米种植收割。在夜晚,看着家家户户掌灯后星星点点与夜空繁星相映生辉。无定河习惯了让小伙用他们粗大的手掌掬了水喂进嘴里,习惯了姑娘们浣濯梳洗乌黑的发辫,习惯了俊男靓女们隔河唱着一曲曲高亢深情的信天游。无定河不知喂养过多少茬羊羔羔,就像喂养那些最终长大成人的猴娃娃。无定河幸福地看着那个走头头的骡子又上了膘,看着一棵棵毛头柳长出了那么多的椽子。看着方脸膛、高鼻梁、膀宽腰壮的绥德汉子,沿着河道将穿红戴绿的爱情一路抬过了河滩。

生活在无定河边的人们庆幸,他们的故乡有条河,而有了河,一块地域就有了依托。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