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是我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三个陕西”的关键时期。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和先行条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抢抓历史机遇、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成为全省交通运输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形势要求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省委、省政府结合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要求交通运输系统站在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三个陕西”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高度,积极发挥先行官作用,全面加快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明确“十三五”末要力争实现市市通高速铁路、县县通高速公路。这些新形势、新变化、新目标对全省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总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实现全面小康总目标,要求全面夯实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二是支撑重大战略实施,要求积极发挥交通运输先行官作用;三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加快交通运输提质增效升级;四是加快发展“四个交通”,要求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发展水平。我们必须通过加快构建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主动适应、积极引领这些新常态、新要求。
综合交通运输阶段性特征
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陕西交通运输发展大致经历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多个阶段,实现了从“发展短板”到“新的竞争优势”的历史性转变。“十三五”期,我省交通运输发展处于由“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转变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交通运输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完善、交通运输新业态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发展环境日益复杂、交通运输改革成为发展动力等阶段新特征。
综合分析,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内在发展要求,为我省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大动力,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办法多于困难。综合判断,未来五年是全省交通运输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交通的决胜时期,也是我省打造陕西交通升级版的重要时期。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思路
结合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方向、全省发展战略要求以及我省交通实际,“十三五”规划在编制时,始终紧扣综合交通运输融合发展这条主线,把握战略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统筹协调、项目支撑、政策引导等6项基本原则,注重突出小康总目标、先行引领、五大理念、追赶超越、综合交通、提质增效等6个方面,科学的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十三五”期,全省交通运输将着重围绕“打造交通升级版,当好发展先行官”的战略目标,坚持“12345”发展路径,即坚持“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一个理念;实施“追赶超越、转型升级”两大战略;把握“先行引领,突出重点;开放融合、统筹兼顾;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三个原则;发展“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四个交通;扭住“完善基础设施体系、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提高行业治理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个抓手。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奋斗,到2020年,我省将全面建成小康交通,力争实现市市通高速铁路、县县通高速公路、重点镇通二级公路,确保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班车、村村通邮(快递);力争2018年底前,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交通保底性指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区域交通发展更趋均衡,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形成陕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格局,初步建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陕西枢纽省份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全面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总体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西部领先。
规划结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内在规律和特点,从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支撑保障三大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了46项评价指标,其中,综合性指标5项、单项指标41项,约束性指标10项、预期性指标36项,全面细化量化了“十三五”期各项重要目标,也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