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就在数不清的一霎那之间度过,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人生最青春、最宝贵的十年一直在公路系统工作。十年前,还不流行“女神”这个词,但我一直都朝着“女神”的标准努力。可是,公路系统的基层养护管理单位是一个“以路为家”的行业。每天,我要拿起扫帚扫路,扛起铁锨铲草,到修路黄金季节――夏季,我还要戴上草帽,捂上口罩,穿上胶鞋到料场收石料。虽然工作中接触的大都是男同事,男司机,工人也大都是男的,但女性特有的浪漫一直埋在心里,心里是如此渴望成为长发飘飘,裙裾翩翩的“女神”呀。
2003年8月,华县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渭河大坝决口,渭水倒灌,华县城以北一片汪洋,所有村镇遭受水淹,房倒屋塌,灾民四处流离。灾情就是命令,我们单位接到任务,组织防汛队到堤坝抗洪救灾。单位很快组织了一支精壮队伍,还特意安排我和另一名女同事一块去为他们搞好吃饭、喝水等后勤工作。我们都穿上救生衣、高腰雨靴,乘坐机动民船开赴河堤。洪水已没过几米高的树梢,随处可见已死的家畜、生活用品漂浮着,好多房屋只能望见屋顶一角。如此惨状让我们唏嘘不已。忽然,一艘快艇飞速从我们所乘的船旁疾驰而过,大概是有紧急任务吧。泛起的水浪险些将我们的船打翻,水一下子灌进了船内,船颠簸起来。我们赶紧手拉手保持平衡,又急忙拿出吃饭用的搪瓷碗将船内的水往出舀。所幸只是虚惊一场。傍晚,当我们每个人拖着疲惫的身躯乘船返回岸边时,竟然有一群消防武警战士在接我们。男同志自行走下船淌水过去,而我和另一名女同学却硬是被武警战士背到岸边,那时我突然意识到因为自己是女性受到了这样待遇,心里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因工作调动,我分配到超限检测站一线工作。一个检测班最初只有两名女同事,男同事居多。随着每天黑白颠倒的四班三运转,我离“女神”的形象相差甚远了。2008年,省上为了提高治超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决定开展全省治超技能大比武活动。我又被抽到我们片区由8名女性、56名男性组成的军事训练方阵队列。为了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我们被安排到一个远离家一百多里、相对偏远的场地进行封闭式训练。每天严格按照军事化管理要求,在大太阳下站军姿、走步伐。我们8名女同事一间宿舍,两个暖水瓶,分上下铺休息。最要命的是两个暖水瓶根本不够用,常常没有热水。于是,我和另一名女同事就学男同事的样子,养成了天天用凉水洗头的习惯。那时也不觉得水有多凉,大概因为军训生活节奏快,简单充实吧。5月12日中午13点多钟,我们正在午休,突然觉得房间和床铺晃动得很厉害,外面也吵闹。我拖着鞋开门准备看个究竟。却不知谁喊了一声“地震了”,没等我反应过来,就被往楼下冲的一名男同事拉着往外跑。楼外院子已站了几个惊魂未定的同事。我再回头看,房屋好像又晃动了几下,同事们都陆续跑出来了。我忙掏出手机打给远在家里的父母、老公和幼儿园的孩子,可是没有信号。大家呆在院子里焦急地等候,大概过了几十分钟,有信号了。这时,突然接到紧急通知,集训暂时取消,马上要接受新的任务。我们这才知道,四川汶川一带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全国都在调配援灾物资赶往四川。而通往四川的公路、桥梁几乎全部被震毁,导致交通中断,所有的救灾物资运输不进去。我们的任务就是到战备库搬运钢构战备桥,连夜装上救灾车辆赶往四川。我随抽调的这部分同志前往战备库。那时,我心中突然升起一个“女汉子”的忘我形象,立即投入到新的、责无旁贷的工作中去。
2012年2月23日中午11点多,我正在单位值班,忽然,正在检测一线上班的一名男同事慌慌张张跑进宿办楼,神色大变,直喊“出车祸了,出车祸了”。我和值班的同志赶忙跑到检测区域,只见我的一名可亲可敬的同事正躺在检测道上一动不动。肇事车辆已逃逸。我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失声痛哭起来。可理智告诉我,此时还不能慌乱,眼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和同事们分头行动――向领导汇报,打“120”急救,打“110”报警,保护现场,疏导交通。“120”来了,我想都没想就抬起了同事的双脚,和另几个男同事一起将他抬上了急救车。那一刻,害怕、恐惧被我抛在脑后,心里只有一个声音在祈祷:“千万别有事,千万别有事”。然而,看着一地的脑浆和一滩鲜血,我的心沉到了冰窟里。
时光荏苒,治超英雄已长眠于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还要继续。现在的我仍然奋斗在交通战线。闲暇时,我常常会想起我这十年,我这十年的工作经历将我锤炼成了一位“女汉子”,而这份神圣的公路治超职业又常常让我觉得我是一位“女神”。
(作者系渭南市运管局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