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不重要?四大名著它占了之一,《西游记》是妇孺皆知、畅销不衰的一本游记,它的缺点,同时也是优点,是魔幻成分太大,你没法将它当真,更不可能旅行时参考。幸好,还有一本书做为《西游记》的祖先和原型,成为《西游记》的真实版注脚。它就是唐僧玄奘自己的游记作品――《大唐西域记》,这是中国早期大地域范围的人文地理著作,在它之前的《禹贡》《山海经》和《穆天子传》夹杂太多神话与传说,不能做为信史,要么还有《法显传》《惠生行传》所描述的地域范围较小,难与此书匹敌。
史书价值
诞生于公元七世纪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唐代初期的新疆、中亚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北印度的广大地区,涉及138个国家,其中绝大部分为玄奘亲履之地,大多数地理、交通描绘真实可信,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一次次证明此书所记确有其事。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印度人习惯于把事情记载在贝多罗树叶上,因此很难存世保留,另外这个民族更加注重哲学思考,缺少历史观念,佛经不少,史籍却是印度最稀缺的东西,当代印度史学家班纳吉说:“不利用中国的历史资料,要编一部完整的佛教史是不可能的。”本书对古印度历史大事多有记述。它不仅记载了玄奘听来的历史,比如,伟大的语法学家波你尼、毗卢择迦王讨伐诸释、阿育王与太子拘浪拿的故事、贵霜王朝雄主迦腻色迦等等;对于玄奘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描述则更为详尽,比如,突厥人粟特人的故事与传说、公元七世纪上半叶北印度统治者戒日王等人。这本书还涉及到西域及古印度宗教力量之对比、佛教之集结、小乘佛教之分布等情况,成为佛教史的素材。以上所述足够让《大唐西域记》永垂不朽了。
现实意义
而我要强调的是这本书的现实意义。2010年,我买到此书上下两册,本想做为一般古籍翻翻。没想到的是,这本书居然下了巨大功夫做研究,将玄奘文中提到的所有国家、城市、河流、湖泊等,考证出现代的地点,在注释中用中英文标示,注释中还涉及文中典故、佛教概念的解释,源自梵文、粟特语、中古波斯语等古老语词的发音及语言学分析等极有价值的内容。所缓引的文献不仅有《新唐书》《慈恩传》等中国古代文献,还有中世纪阿拉伯地理文献、《圣经》、日本学者的《西域研究》等世界范围的研究成果,本书将引导读者拓展阅读更多的地理历史书。因此,三五行字的正文,配的是整整两页的注释。对望古文生畏的读者,本书奉献了白话译文。因此,读到这本书,我心生感激的不仅仅是原作者玄奘,还有历代校注者。比如,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本章巽师的校点,中华书局1985年版本季羡林等编著的《大唐西域记校注》和《大唐西域记今译》。我手上的版本是1993年贵州人民出版社芮传明的译注,此版本综合了上述前人的校注成果,芮传明与章巽师又有师承关系。季羡林不仅精通梵文,还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精通已死亡的中亚吐火罗文(古焉耆、龟兹语)的学者,这种学问的偏门、无用曾被网友调侃。然而,当你翻开季羡林先生贡献校注的《大唐西域记》,天方夜谭般遥远的阿耆尼国、睹货逻故地、滥波国、乌仗那国……与现代地理名称一一对应,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眼前,正是依据了古代梵文、吐火罗文、突厥、波斯、阿拉伯语言的发音解读。如果没有这些大学者的研究,那么《大唐西域记》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只能是一本虚幻之书了。
其人往事
玄奘往事众所周知,无需赘言,本书还有一位幕后贡献者――辩机,他是《大唐西域记》的编排、润色者,本书的文学成就一定程度上归功于辩机。26岁的辩机被选入玄奘译场,成为九名缀文大德之一。辩机不仅文思才敏,且风神俊朗,与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的一段旧情败露后,震惊僧俗两界,因此被太宗腰斩。此事使辩机成为一个功罪难评、众说纷纭的人物,大增被三流言情小说利用的危险。依我之见,这样一个优秀人物,被玄奘选中或被公主选中,都在情理之中,佛门归劝世人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宽容,世人对出家人却如此心狠手辣。往事已随风逝,我们对鸠摩罗什大师文思之崇敬,决不会因他曾破戒结婚而有所减损,正像《大唐西域记》依然给了辩机人生最闪亮的光泽,只恨太宗皇帝将一己的面子看得太重,损失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及其有可能留给后世的杰作。
经典线路
根据此书的注释,我在地图上轻松标出了唐僧取经之路。拿着这张地图,可以重走玄奘路了。当我走到新疆库车县确尔达格山南麓的苏巴什佛寺遗址,便看见《大唐西域记》描述的昭怙厘大寺,两座寺的方位、山川格局全如书中所记:“荒城北四十余里,接山河,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昭怙厘,而东西相称。佛像装饰,殆越人工。僧徒清肃,甚为勤励……”面对荒无人迹的遗址,脑补当年昭怙厘寺庙超越人间的精美奢华,心情便是一片澎湃壮阔。如果觉得千里迢迢去看几个残垣断臂遗址没啥意思,那是因为没有《大唐西域记》这样的书做垫底,旅行瞬间沦为轻飘飘的吃喝玩乐。
古代西域有36国,现代新疆有47个民族聚居,这么广大的地域,从哪一条线路穿越新疆,是一个问题。当年玄奘穿越西域,选择的是丝绸之路中线。《大唐西域记》的旅程从离开高昌(今吐鲁番)到达阿耆尼国开始(今新疆焉耆县),沿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行走,过屈支国(古龟兹,今库车)、跋禄迦国(今温宿),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包括中国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斯坦及克什米尔、印度、阿富汗交界处等高地),进入中亚。聪明的玄奘并没有直接南下印度,而是绕道北上,饮马大清池(今吉尔吉斯坦的伊塞克湖),前往素叶城拜会西突厥王廷,结交叶护可汗,以便获得此后行程的护身符,因途经诸国均受突厥控制。唐太宗灭掉东突厥、唐高宗灭掉西突厥之后,素叶城(又称碎叶城)成为唐朝经营西域的“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疏勒)之一,因此李白才有可能出生在这里,这里是唐帝国伸向中亚遥远的触角,也是东西方古代交通“绿洲之路”与“草原之路”的交会点,今址在吉尔吉斯坦托克马克城西南的阿克贝欣。玄奘途经的飒秣建国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附近,是古代中西交通的枢纽,古波斯索格底亚那的首府,亚历山大东征之地,穆斯林阿拔斯王朝的造纸中心,阿拉伯萨曼王朝及蒙古人帖木儿帝国先后的政治文化中心,玄奘西游时,此地正值强盛。玄奘还记载了通往伊朗与印度的咽喉要冲――铁门隘口,“铁门者,左右带山,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之险阻,两傍石壁,其色如铁……”玄奘途经的健驮逻国,其国都故址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西北,这座古城是东西方交通要冲,佛教东渐重镇;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侵入南亚,此地成为希腊人在东方统治的中心,文化艺术颇受希腊影响;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又在此地推行佛教,使之成为佛教徒的第二个圣地;汉朝时,败北于匈奴的大月氏西迁逃到阿姆河流域的健驮逻,建立了伟大的贵霜王朝,大批希腊人及西方艺术家迁来,使这一地区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健驮逻艺术”,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玄奘到来时,盛极一时的贵霜王朝已消亡,健驮逻故国归属迦毕试国,佛教衰微,寺院荒废,外道盛行。进入北印度,玄奘游历拜会了许多佛教圣地,详细描述了羯若鞠^国风物及戒日王举办法会盛况,贡献了珍贵的佛教史料。
行走玄奘之路,无疑是一席文化历史的盛宴。
奇异故事
特别推荐《大唐西域记》那些令人惊异的小故事,很难想象,一位出家人记述了如此奇幻、杀戮、淫乱的故事,一个血腥的古代世界栩栩如生摆在眼前。比如,屈支国阿奢理贰伽蓝的来历:国王远行,托王弟代理国事,王弟持金函献与国君,嘱咐回驾之日方可开匣。国君还朝,有人中伤王弟淫乱内宫,王闻震怒,欲置严刑,王弟说:“不敢逃责,愿开金函”,王遂开函,见一段男根。王问其故,王弟答:“当初陛下云游,命我代理国政,我担心谗言之祸,自割男根以表清白。此为铁证。”王深敬异,情爱弥隆。日后王弟行路,遇见男子赶着五百头牛打算阉割,物伤其类,更增悲哀,便赎买了群牛,大慈悲心化作无比威力,致使男根复生。此事奇特,国王建造一座佛寺阿奢理贰伽蓝,表彰这一事迹,流芳后世。
曲女城的故事更加离奇。一位坐禅入定好几万年的仙人,形如枯木,岁月流逝,身上落的尼拘律树果实长成了大树,出定时欲移去此树,又恐倾覆鸟巢。这样一位大德仙人,出定后居然看上国王的女儿们。前去求婚,公主无人肯嫁这老头,只娶到自愿献身的并不美的国王幼女,仙人一怒之下将国王另外99个女儿变得弯腰曲背,形貌丑陋,终生无法嫁人。这便是曲女城的来历。
《大唐西域记》以玄奘的行踪,将散乱零星的古代中亚、北印度历史故事串连起来,另辟蹊径进入纷繁神秘的中亚史,也为中西方交通划出一条趣味横生、极具价值的线路。这是一部历史书、地理书、故事书,也是一部最具诱惑力的旅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