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毛【台湾】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年2月
【推荐理由】
女性作家中,真诚、直率而坦荡的三毛是我最喜欢的之一,旅行书籍中,《撒哈拉的故事》是我最早读过的一本。
在现代锥子脸盛行的时代,三毛虽然有着高挑的身材,一袭长发飘逸,但算不上美女。在她的世界里,在她不长的人生中,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踏踏实实地活着,虽年轻,却坚强而孤独,虽纯真,却勇敢又悲哀,在高度文明的社会看透了世事。某一天三毛无意间翻到一本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正好在介绍撒哈拉沙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大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她,她毅然决定去住上一年半载,真正认识那个美的令人震撼的地方。
朋友们大多将她的向往沙漠,解释成看破红尘,自我放逐。除了父母的鼓励支持,只有荷西,不笑话,不阻止,更不拖累,默默地收拾了行李,先去沙漠的磷矿公司找到了事,安定下来,等三毛单独去非洲时好照顾。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没有激情澎湃,没有情意绵绵,更没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深情誓言,有的是平凡的生活,默默的扶持。虽然三毛的父亲给了她差不多一枕头套的钱,但荷西执意让存进中央银行的定期存户,半年后才可动用,用于离开沙漠后买房子接来父母奉养孝顺。荷西在磷矿公司努力工作赚钱养家,同时还是木工、电工、泥瓦匠。三毛第一次来到沙漠,看到打前站的荷西双手粗糙不堪,头发胡子上盖满了黄黄的尘土,风将他的脸吹得焦红,嘴唇干裂,眼光好似受了创伤的隐痛。那么短暂的时间,荷西的身体外形和面部表情有了如此剧烈的转变,让三毛的心震惊地抽痛了,虽然两人以前没有山崩海啸地爱过,但看到荷西为了爱情去沙漠里受苦时,三毛毅然决然地决定,跟他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了。
两人的结合没有三媒九聘,没有新房、彩礼、三金,甚至没有婚礼,三毛认定荷西,是因为任何三毛所做的事情,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疯狂的行为,在荷西看来却是理所当然的。结婚前日,两人跑去沙漠里唯一的五流电影院看了一场老掉牙的电影,算作跟单身的日子告别。结婚当日,荷西抱来大盒子,三毛高兴地光脚跳起,以为是鲜花,打开却发现是一副骆驼的头骨,惨白的骨头,露出两个骷髅的眼睛。“沙漠哪里变得出花来嘛!”竟然是荷西失望,三毛却兴奋不已,把头骨放在书架上,口里啧啧赞叹:“唉,真豪华,真豪华。”认为荷西不愧是自己的知音,东西真是送到心里去了!虽然有很多好看的衣服,但看到荷西穿了一件深蓝的衬衫,也妇唱夫随,找了一件淡蓝细麻布的朴实长衣服,戴了一顶草编的阔边帽子,没有花?灵机一动,去厨房拿了一把香菜别在帽子上!两手空空地跟着荷西,漫漫的黄沙,无垠的天空下,两个渺小的身影走了40多分钟去小镇结婚了,四周寂寥得很,在三毛的眼中,荒漠古道却有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
白天热成烤箱,夜晚冷到冰点的沙漠小镇,只有一家又脏又破的电影院,书报杂志收到大半已经过期了,电视平均一个月收得到两三次,映出来的人好似鬼影子,停电停水家常便饭。想散个步嘛,整天刮着狂风,除了土著沙哈拉威人过得自在,来这里工作的欧洲人则是酗酒,夫妻打架,单身汉自杀经常发生,全是沙漠逼出来的悲剧。而三毛居住的坟场区则远远不如这沙漠小镇,远离路旁,搭着千疮百孔的帐篷,居民四年才洗一次澡,夫妻两人的房子中间有着四方形的大洞,洞外是鸽灰色的天空,晴天有山羊从天而降,刮风有黄沙簌簌落下,蹲着给铁皮炉子生火呛得泪流不停,灼热烈日下提水累得面红耳赤。但三毛没有退缩,知性的三毛,懂得生活艺术的三毛,把沙漠中贫瘠的日子过成了花儿,用装棺材的木板、沙漠中的石雕塑、化石的小乌龟和贝壳等废物,把僻远荒凉简陋的小屋布置成了美丽的罗马。
沙漠的日子是枯燥的,但三毛在这里是沙哈拉威人的老师、护士和缝纫,看了许多不同而多彩的奇异风俗,交了许多沙哈拉威朋友,甚至开始学阿拉伯文,深入大漠里,看日出日落的美景,看一群野羚羊飞奔,日子过得愉快而有收获,写下了笔记,整理了幻灯片。跟荷西一起深入大漠找化石、做素人渔夫,和土著人斗智斗勇,拆坐垫、卸轮胎、抓螃蟹、刮鱼鳞,冻得瑟瑟发抖,累得浑身瘫软,残阳夕照的漂泊中,也曾有过“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哀叹,但三毛并不气馁,反认为多几种生活的经验总是可贵的事。
三毛没有受过世俗的高等教育,但五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即便是在大漠,简陋的书架上也有天文、地理、动物、哲学、园艺、语文、食谱、漫画、电影、剪裁,甚至于妖魔鬼怪、侦探言情、中药秘方、变戏法、催眠术、染衣服等林林总总的书籍。半生的游历,渊博的知识,让她在诗词古文、英文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看到一群大雁飞过湖面,能吟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或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感悟,而不是望天惊叹“这么多大雁,真好看!” 难怪三毛说过:“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所走过的路。”
斯人已逝,再读她的撒哈拉,氤氲在暗香浮动的书籍里,企羡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即使无法如她般恣意,却想在书中与之相遇,以其为嚆矢,塑造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