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竖起的路。路碑之间,是无数高速人执着的坚守。
在西渭分公司近30年的运营管理工作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者。他们如同怒放的石榴花,释放着扎根高速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热望,有力地推动着我省高速公路事业发展的征程。西渭路政大队大队长梁海峰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勤奋好学练本领
“1996年,和我一起进入单位的新员工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大专本科院校毕业生,一类是交通技校毕业生,一类是军队转业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干部职工。无论是从文化程度、工作经历,还是专业素养来说,我都属于最没有优势的。”梁海峰回忆起刚入职时的情景说。
抱着“笨鸟先飞”的心态,梁海峰将自己的起点定的很低,从基层干起,努力熟悉每项工作,抓住每次难得的工作机遇,面对每项工作,他都会比别人多用几分心思,多出几分力气。
21年间,梁海峰不断刻苦钻研公路管理法律法规,在路政执法实践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组织编写了路政治超政策文件汇编,制定了《西渭分公司路产案件查处工作流程》等多项管理制度和路政、治超、超限运输办证等各执法岗位上岗规范,进一步明晰和规范了路政、治超各岗位的工作流程与执法要求。成功组织了路政岗位体能练兵及业务技能操作比武等考核活动,为基层路政队伍营造了“比、学、赶、帮、超”良好的业务学习氛围。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先后组织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部分报告被西渭分公司选中并报送省高速集团,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随着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梁海峰“火”了。2013年,梁海峰受邀为省高速集团240余名巡查班长进行了路政业务知识培训。工作之余,他先后制作了多部路政治超业务培训课件,为基层路政中队及收费人员开展业务培训60余课时,并受邀到白泉、西略等兄弟单位进行了业务知识授课,受到了参训人员广泛好评。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梁海峰高度重视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按时参加分公司组织的各类学习,模范践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的基本要求,为身边同志树立了良好榜样。
敬业履职护路产
临潼石榴甲天下。然而在数年前,西渭分公司却被这“甲天下”的临潼石榴搞得焦头烂额。当地果农为售卖石榴,经常会剪断防护网到高速路边摆摊设点,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011年中秋节前夕,西渭分公司提出彻底治理西临高速沿线摆摊售卖石榴现象的管理目标。重任在肩,梁海峰在与巡查人员跟班治理、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露头就查,逐点清理,防治结合”的治理工作新思路,带领大队机关及西临中队全体人员,采取加大上路执勤力量、加强隔离设施维修封闭管理、人盯人逐点彻底清理、对违法人员进行宣传拍照、锁止摆摊人员交通工具等八项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彻底根治了西临高速摆摊销售石榴这一多年来形成的管理顽疾。
在路产路权保护方面,梁海峰主动作为,善打硬仗,积极解决路政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参与指导并成功查处了多起重大路政案件。
2013年西临改扩建工程启动初期,面对曲江新区管委会在西临高速公路临潼立交附近启动建设大型住宅区这一重大侵权案件,梁海峰带领大队业务骨干和西临中队巡查人员成立路域环境治理工作小组,对这一重大案件进行专案查处。在10余次协调未果的情况下,他果断决策,带领大队及西临中队路政人员20余人,依法对该项目在临潼立交建筑控制区内非法构筑的80余米围墙进行了成功拆除。这一举动,极大的鼓舞了路政队伍士气,有力震慑了相关违建单位。随后项目建设方自行拆除了其余违法建设的6间200余平方米的活动板房。与此同时,在梁海峰的积极呼吁下,该侵权案件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省公路局、省高速集团分别发函与相关政府部门及建设单位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沟通,促使相关单位对原来的住宅区建设规划进行了相应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影响改扩建工程建设的重大问题。
2014年8月20日,西临高速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14公里的交通保畅任务再次落到了梁海峰的肩上。面对改扩建路段交通流量大、社会关注度高,沿线上跨下穿的各种构造物分布密集,施工监管和保畅形势研究等挑战,梁海峰带领路政大队全体人员与车为伍,与路相伴,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远端提醒、中端分流、近端管制、全线预警”的保畅工作思路,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计划,科学制定交通分流保畅方案,规范设置交通分流现场和施工路段作业控制区,先后组织施工转场30余次,其中最长的渠化车道达到2.5公里。在历时一年多的改扩建期间,在边施工、边通车的情况下,未发生一起责任性交通拥堵和重特大交通事故,经验住了两个“十一”黄金周超饱和车流量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印度总理访问、“一带一路”高层论坛等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科学管理树形象
2010年,百炼成钢的梁海峰被任命为西渭路政大队负责人。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他注意调动大队每位同志的主观能动性,根据阶段工作重点合理调整人员分工,努力发挥每名同志的特长与潜力。同时,采取例会、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主动和同事们进行思想、工作交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科学民主管理。
在执法监督检查方面,梁海峰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稽查和路政案件评查、执法工作满意度调查等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基层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征询沿线群众和过往司乘对执法工作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文明执法方面,他带头执行各项文明执法规范,严格履行执法程序,廉洁、规范、公正执法。同时,教育引导一线路政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为司乘人员提供加水、故障救援等力所能及的服务,树立路政队伍良好的执法形象。梁海峰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基层中队及时购置下发最新版的公路法律法规书籍和新式执法装备,为规范执法行为,保障人员执勤安全创造了良好条件。
业务肯钻研,管理常创新。2012年,在梁海峰的主导下,西渭路政大队在省高速集团率先实施了将路产积案肇事车辆列入黑名单的路产追赔方式,率先提出了加强非肇事性、小额路产案件查处工作的管理思路与举措,较早建立了公路桥下空间巡查、公路隔离设施修复等三项路政巡查日常管理机制,制定实施了《西渭分公司路政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三项针对不同管理层面的绩效考核制度,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认可。2015年,西渭路政大队共查处路产案件607余起,造成路产损失2822.51万元,结案589起,收回路产赔偿258.22万元,成功破获逃逸案件16起,追回路产损失24万余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2012年以来,梁海峰连续3年代表路政大队在省高速集团路政业务会议上进行了管理经验交流推广。路政大队先后3次被省高速集团评为先进集体,2010年被省公路局评为“陕西省公路行业路政治超四评一比竞赛先进集体”,2011年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优秀单位”。梁海峰凭借着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优异的工作成绩,2014年、2015年连续两次被省高速集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又被省国资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长路奉献给远方,季节交织成岁月。青春奉献给高速,足迹交织成执守。梁海峰以他忘我的工作热情和显著的工作业绩,树立起了一个锐意进取、踏实工作的先进共产党员形象,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青春守护着脚下的这条心路。
记者手记: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听到梁海峰名字时,记者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就是这幅对联。据说这是林则徐少年时游鼓山所作,寓意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见到梁海峰本人时,名副其实,西府汉子的质朴与干练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1996 年入职高速公路行业以来,自诩为“笨鸟”的梁海峰先后从事过收费、路政、养护、工会、办公室、三产经营等不同的业务工作,靠着“先飞”的后天努力,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路政大队长。21年间,无论岁月怎样更迭,不管岗位如何调整,梁海峰初心不改,陪伴最多、最牵挂的都是路,他把司乘的安全放在心上,把道路的畅通放在心上,把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留给自己负责的路段,用青春和热情坚守着脚下153公里的西潼高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像梁海峰一样,西渭分公司众多基层党员,他们把人生的坐标构建在为党建功立业,为司乘真诚奉献的基石上,用辛勤的耕耘践行着与公路的约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勤恳恳,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确保了西潼高速的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