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6期 第153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12-2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美从这里出发
----------汉中公路局创建210国道美丽干线公路掠影      
新闻作者:文 / 彭 昆

今年,汉中公路管理局把210国道西乡古城至镇巴铁匠垭美丽干线公路试验段作为先行试点,为打造千公里“美丽干线公路”提供了良好借鉴和宝贵经验,继而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在全局掀起“美丽干线公路”创建热潮,描绘出“两汉三国、真美汉中”的公路样本。
创新引领 试点先行
3月7日,局领导班子赴210国道实地调研“美丽公路”创建方案,在全省率先启动“美丽公路”创建工程。《方案》明确,为适应汉中全域旅游形式需要,要把“美丽公路”创建理念贯穿到国省干线公路改建项目、养护工程、正常养护运营路段,实现从路中到路外、从硬件到管理、从安全到服务的综合提升,符合干线公路产品功能由通畅到舒适再到舒心的发展理念,推动“美丽公路”创建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保证创建工作规范有序推进,该局“先试点再推广”,在成立创建工作指挥部的同时,又专门组建了210国道美丽干线公路创建工程项目部,将西乡古城至镇巴铁匠垭123公里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对现有公路、周边环境、景观及路侧服务设施进行高标准改造,第一次将概念性的创建工作通过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管理手段予以落实。这条美丽干线公路突破了传统养路观念, 大量植入“科技、生态、人文、服务”四大元素,把生态文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融为一体,告别了路况环境差、服务配套及安保设施不完善等尴尬,整条公路依河而建、伴山而行, 蜿蜒穿行在青山绿水之中,一条景观“大动脉”在汉中公路人手中激情跃动,带动了沿线午子山、樱桃沟、茶园景区旅游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事实证明,无论从理念推广、进度管理、资金管控还是实施效果来看,都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期效果,为汉中全域全路段“美丽干线公路”创建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提质升级 内外兼修
在打造210国道美丽干线公路试验段过程中,该局本着“因地制宜、和谐自然、安全可靠、节约环保”原则,充分尊重当地实情,结合公路现状和资金控制,对路面、路基、排水、安保、标志、标线、路宅路田分家、平面交叉、路侧整治、服务设施、绿化、公路文化等十大类具体实施内容进行了科学可行的规划要求和细节把控。创建工程项目部3月份组建并进驻工地后,结合“五美”要求,通过徒步踏勘、逐段设计,梳理出“治乱为先、完善为要、靓化为重、文化为辅”的整体提升思路,科学制定210国道“美丽公路”试验段《创建工程总体计划》《创建工程实施标准》《施工作业指导书》及《汉中市美丽干线公路实施指导意见书》。联系设计单位,邀请绿化专家,反复比对绿化美化、靓点设计及文化提升方案。组织参建单位到兄弟地市考察学习,使创建思路逐渐清晰,确保了实施效果,并对全局“美丽公路”创建提供了借鉴样板。同时按照工程管理办法加大管控力度,通过市场调查与施工单位签署工程量清单合同,有效控制工程资金;定期召开工地会议,坚持月巡查、月考核,每月下达当月工期计划,每月拟发工程简报,统一实施标准,保证了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
安全至上 一路畅行
秉承安全与服务的理念,该局通过实施路面改造、灾害防治、排水系统整治、隧道整治等养护专项工程,来提高公路路况、安全水平。以设施完善为基础,完善排水、标志、标线,规范平交道口、按照标准刷新和修复沿线设施,确保设施醒目和完好。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宗旨,对沿线影响行车安全的急弯、陡坡、连续下坡、临河、事故易发等路段开展集中治理。推广使用浅碟式盖板边沟,增设警示抗侧滑挡块,更换安全标志标牌,引进彩色减速路面,对沿线11处上下路基边坡、1处桥梁导流、1处应急避险车道采取综合治理,提高公路安全防护能力。发挥路地共建合力,依托汉中“四城联创”、美丽乡村等政府工程,通过市县联动协同推进210国道公路环境综合治理。在公路沿线修建花坛、花池及城垛式围栏、浸塑隔离栅进行路宅路田分家,对路侧杂乱、影响美观的路段进行有效遮挡,并彻底清除路侧杂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农作物。创新提出“你出地,我美化”工作思路,联合西乡县政府征地3亩建设集民众停车休息港湾、观赏景致及农副产品集中销售点为一体的景观节点,对罗镇政府出资建设的罗镇茗园等3处景观节点进行改造提升,与杨家河镇茶厂共建卫生服务区1处,既改善了公路服务设施,又拓展了路地共建新模式。
绿色点睛 文化增色
在充分运用已有绿化植被基础上,汉中公路局因路制宜提高绿化档次和密度,以自然之美映衬“美丽公路”,使路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打造出生态自然的绿化景观。重点增植或改植开花乔灌、花卉、彩色地被, 裸露边坡种植爬藤植物覆盖,采取拉土回填、修筑城垛式围墙、仿古青砖花坛、常青式绿篱、景观带等手段,增设了“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公路路徽”图案等一批绿化景观,公路沿线形成了“一路一景,一村一景”的新靓点。在过村镇、绿化平台、公路两侧空白地段等区域打造百圆廊亭、罗镇茗苑、茶文化长廊等绿化靓点15处,对公路品味进行全面提升。发挥汉中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入专业化道路景观设计,用雕塑、石刻、书法、景观石、浮雕墙、文化墙、温馨提示标语等表现手法,将西乡、镇巴一带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公路精神融入公路设施之中,使其成为一张彰显当地特色的公路文化名片。完善和恢复原有观景平台、停车区、休息区,规范沿线加水洗车服务点,改造原有卫生服务区,并合理利用弃土场、荒地,增设绿化靓点、观景台、卫生服务区、公路休息区、港湾式停车区,搭建起公路便民惠民服务平台。依托西乡司上道班实施交调与路网运行监测项目,在西乡古城、红石梁隧道处安装可变情报板,及时播报路况信息等,满足公众出行需求。其中镇巴渔渡道班改建为开放式服务区,向社会提供加水、如厕等便民服务,这在全市乃至全省普通公路上尚属首例,拓展了普通公路的使用功能。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