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雪。雾霾。真正的冬天来了。
有人问我,喜欢冬天吗?我想了想说,谈不上喜欢,但还是期待,因为冷的时候,可以吃饱一点吃好一点呀。下班后,煨一锅热汤,外面黑夜北风凛冽,房里灯火明亮,喝汤吃肉,这应该是每个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吧。
虽说生为北方人,饮食多为馒头面条,但还是骨子里爱那碗汤。童年时代,物资匮乏,母亲又常年忙于劳作,平日所谓喝汤,不过是些西红柿蛋汤,醪糟枸杞汤、绿豆汤等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汤的快手汤水。也只有冬季来临,火炉生起时,闲下来的母亲才会想方设法弄点肉糜,团成丸子,煲一锅丸子汤,给正在长身体的我和弟弟解解馋。说是丸子汤,因为肉少菜多汤多,其实不过是今天的丸子烩菜罢了。从母亲开始剁肉起,我们就望眼欲穿,怀着深切期盼,等着金黄的丸子、鲜红的萝卜、晶莹剔透的粉条、嫩白的豆腐、绿油油的青菜、肥厚的木耳,五颜六色的食材汇聚一锅,小火慢煨,随着时间的推移,肉和菜的香气缓慢释放出来,至到出锅那一刻,汤的浓与香达到顶峰。我们是顾不上烫嘴的,沿着碗沿吸溜吸溜喝着,母亲还时不时把她碗里仅有的几颗丸子挑出来分给我和弟弟。一锅汤,很快见了底,我们心满意足,带着唇齿间徘徊萦绕的香味和内心的充实。
工作后去了很多地方,喝了很多碗汤。每个地方的汤都不同,好似一地的山水,有的温婉,有的豪放,有的精致,有的大气。记忆最深刻的是一碗藕汤。大学刚毕业,豪气冲天、自信满满的我和好友阿梅,不顾家人反对,跑去深圳闯荡。结果,现实给了我们狠狠一击。临近过年,我们辞去了第一份工作,又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很快面临风餐露宿的局面。面子缘故,又不想求助家里,于是揣着仅有的一点钱,坐着公交到处找房子,无奈不是太贵就是太偏远。绝望之时,一对好心的夫妻看我们两个年轻女孩实在可怜,收留了我们,腾出一间卧室租给我们。当即收拾东西搬了过去,等一切安置妥当,已过饭时许久了。正当饥肠辘辘的我们商量路边摊吃碗炒粉果腹时,这对夫妻唤住了我们,说厨房里煲了汤,一起吃吧。
夫妻俩是地地道道的湖北人,每周都会煲一锅排骨藕汤。很快,一碗藕汤端上来,粉白的藕块错落着隆起在雪白的瓷碗里,黑胡椒粉细细地洒在浮动的一圈圈漾开的油花上面,点缀些许翠绿的小葱花,足以挑拨起我们视觉、嗅觉和味觉的每一根神经。这时便再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了,急急夹起一块冒着丝丝白气的藕塞进嘴里。滚烫的藕在与唇与齿相触的那一瞬间,便服帖地化作一团软糯,钻进齿缝,趴在舌尖,浸入喉,暖了胃。冷冬被这澎湃的炽热裹挟着,一起涌入心田。看我两故作斯文的一勺一勺舀着喝汤,夫妻俩笑了起来,说“把碗端起来,沿着碗沿吹一吹,再咕咚咕咚大口喝下去那才有滋味。”瞬间,我们放下了所有的戒备,陌生,捧起白瓷碗,一阵风也般地大快朵颐,那浅紫色的、清而不素、油而不腻的藕汤就这样将身体里冰冷的细胞完全解冻,那一刻所有在外的委屈都因此而烟消云散了。
8年前的冬季,独自一人出差顺德。刚下火车,一股南方冬天特有的湿润温暖气息就扑面而来。人们裹着冬装在街上快步行走。人生地不熟的我,在旅馆周围的小巷子瞎转悠,一股浓浓的姜香味迎面而来。定睛一看,一小块木招牌上写着“姜撞奶”三个字,姜撞奶?生姜和牛奶的奇特组合,那是什么味道?“一碗姜撞奶”我进店落座,对老板说道。不一会儿,面前递来一只白瓷碗,里面浓郁粘稠的加糖姜汁散发出甜腻的姜味。随即老板从厨房端出一瓢滚烫的牛奶来,在碗的上空高高悬起,娴熟地让它作自由落体,一注笔直有力的水柱撞入碗中的姜汁,一时间姜味奶味四溢,很快,整只碗就被泛着泡沫的牛奶灌满了,泛着微微的淡黄色。我凝视着碗中还在旋转着的液体,奇妙的是仅几分钟过去,碗中的液体变成了颤颤悠悠的固态。小心翼翼地用勺子挖出布丁状的炖奶,放入口中,奶香味和姜汁味顿时充盈整个口腔,又滑又嫩的炖奶与舌尖“缠绵”不到5秒,即化成香甜的奶汁流进喉咙。随后,便是胃部感到了温热和熨贴,在微冷的南方冬日里,吃一碗热热的姜撞奶,暖身暖心的,与寒夜偶感风寒之后的一杯姜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真是妙不可言。
更冷的时候,渴望一碗羊杂汤。羊杂汤在屋里吃,是吃不出滋味的。寒风凛冽,街边小摊,要一碗羊杂汤。碗要海碗,足够大。汤要沸腾,一瓢舀出来,泼到碗里羊杂上,要冒泡泡。辣椒要多放,红红的,漂一层,再冷的风,碰到这辣椒,都要跪地求饶才行。末了,朝老板娘喊一嗓子:再撒点香菜。再冷再疲惫的身子,往这板凳上一坐,一下子便天地如春了。海碗里,有羊肺几片,羊肝几尖,羊肚几条,羊头肉若干丁,正加上一望无际的红辣椒,像是在燃烧,没等吃呢,心就跟着滚烫起来。倒也不必急着吃,先用桌上热水把汤匙热一下,再放进海碗里,轻轻上下翻动羊杂们,让辣椒与之亲热好了,浸润够了,羊肉的膻味一下子收敛了许多。这时候,肉香,汤香,辣椒香,香菜香,香香与共,一下子朝鼻孔袭来。于是投降,开吃。瞬间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人,皇帝老儿极致的享受,也不过是能在这样的一个冷天里,热热地喝上一碗羊杂汤。一口汤下去,安慰的不仅是肠胃,还有五脏六腑。吃相不必太斯文,斯文不配它的气质。它的气质,粗犷,民间,俗气,吃到饕餮也不为过,满头满脸地流汗,辣到瞪眼咂嘴伸脖子,才是吃到了真境界。汤喝到最后,嘴在碗上,眼却到了街上。悠然看一个又一个人从眼前走过,他们瑟缩着手和脚,而我的手是热的,脚是热的,我的世界已经被羊杂汤暖到熨帖。
成了家,有了孩子后,尽力在职场与家庭之间维系着平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周末的时候,好好花时间煲一锅汤给家人喝。一口瓦罐,几样食材,再加上时间和炉火,这个冬天,庆幸有一碗好汤抵御寒冷,温暖家人。
凛冬来临,大雪又至了,愿你的生活有碗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