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期 第160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09-12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第四版 < 上一版   
七夕不止 “情人节”
新闻作者:○ 郝娟子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描写了七夕牛郎织女相爱而不得见的故事,文字婉转凄美,让人惆怅哀伤不已。细细读来古诗词,描写七夕的举不胜举,秦观的《鹊桥仙》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柔情似水却又明朗豁达,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山盟海誓却余恨绵绵。
在古代,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可谓一个重要的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这个节日始于中国汉朝。流传已久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就是七夕节的由来,传说中织女本是天河中负责织就七彩云霞的仙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人间的女子在这一天向仙女祈求美丽、智慧、才巧和爱情。
七夕节到了今天就被大肆渲染和包装,被誉为“中国情人节”,这是商家在炒作完西方情人节之后又一力作,网上充斥的都是各种买买买和送送送,节日消费有一次满足了商家的口袋,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些许情趣。但是人们对古之以来的传统文化有多少了解?七夕节不只是中国版的“情人节”,七夕在古代,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节日。
七夕最重要的当属女子“乞巧”,古代女子在这一天许下心愿,祈求上天赐福心灵手巧,嫁得好儿郎,生活幸福美满,而且参加乞巧的都是未婚的少女,所以这个节日也叫做“女儿节”,七夕的重要项目就是游戏: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也是比拼心灵手巧的重要时刻,女子在一起嘻玩,吃吃瓜果聊聊天,顺便说说体己话,放在今天,七夕就应该叫做“闺蜜节”,但是在这样的节日里,男子也有专门的事情可以做,女拜织女,男拜魁星,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而魁星是主掌考运的星宿,在这一天拜魁星可佑科考顺利,好运亨通。七夕节发展到唐朝,就被定为“晒书节”,而且还是官方节日,在这一天举行“晒书会”还会得到中央财政支持,当然,不是字面上“晒书”的意思,而是举办文人墨客的切磋宴饮,譬如古人“曲水流觞”,也类似现在的文联组织的联欢会一样,是文人骚客的重要节日。
在所有传统节日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其实更贴近今天的“情人节”,古代实行宵禁,一年之中只有元宵节三天晚上可随心看花灯,闹元宵。灯火通明,烟花绚烂,青年男女也不用避讳可大方在一起。古诗词中也流传了很多关于元宵节的爱情故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两阙诗词,个中滋味……
当然,传统节日发展到今天,很多文化意义已经慢慢消逝,商业角逐已经占领了节日的方方面面,我们在消费节日的同时可能还在沾沾自喜,觉得为传统节日和文化在争取地位,殊不知已经失却了原味。近几十年来,大众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国学、古诗词甚至都成为热门,这也在证明,我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逐步增强文化自信,当然,这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只是唯有一点,希望我们在探索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被商业和宣传所左右,而是静下心来,看清纷扰,择路前行。
 (作者系咸阳收费站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