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期 第170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8-3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第一版 下一版 >
祁军平短篇小说
新闻作者:0

书  名:《梦在路上》
作  者:祁军平
推荐人:董邦耀
纵观我省交通系统,写散文、诗歌者诸多,写小说题材者偏少,小说创作也是目前我们交通文学创作的短板。随着社会节奏变快,大众阅读长篇小说的时间可谓是少之又少,而近年来被喻为“快餐文化”的小小说文体应运而生,它让读者在一袋烟的时间阅读中,得到精神的享受或给人以启迪,从而受到读者的青睐。
祁军平不善言辞,爱写短小文章,他对这种文体情有独钟,也是我省交通系统研习小小说创作为数不多的作者之一。他不仅在工作上一直是名忠诚的“公路卫士”,在写作上也是硕果累累,作品多次获奖或入集,2016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百姓学习之星”。
祁军平的小小说语言平实质朴,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也不故弄玄虚,立意高远,往往以小的视角,反映社会百态。通读祁军平的作品集《梦在路上》,发现他的小小说技巧应运娴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选材平常生活,弘扬正能量:如发表在《百花园》杂志上的《麦地》,用白描的写作技法,短短几百字,将一位爱岗敬业、而不记得自家地的“不称职”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同时用“留白”的艺术,让读者去思考或发挥想象去琢磨,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思索空间;《习惯》讲述了一位养路工,因为职业习惯而被女朋友误解,被路人嘲笑的故事,该文从侧面反映了养路工根深蒂固的敬业精神;《老耿的故事》用平实的语言,刻画了一位性格耿直,敢于实事求是、说真话让人敬的公路人形象;《三婆》中丈夫出轨,三婆一把屎一把尿将儿子拉扯大,当儿子想让母亲跟他进城享福时,三婆坚决不去,可当她发现儿子即将重蹈丈夫覆辙的端倪后,便主动要求去城里住几天,她默不作声地挽救了即将破裂的家庭,彰显了三婆的睿智;《回家过年》《孙老师》《风雪中拉车人背影》也有异曲同工之效,弘扬了正能量;他今年发表在《陕西农村报》副刊上的小小说《母与子》,则在短小的篇幅内,描述了梅子的丈夫打工时发生意外,从脚手架上掉下来不幸去世,从此母子相依为命,小说一波三折在“母下夜班寻子、子迎母”之中,闪耀着亲情之爱的光芒。另一类是反映社会热点,引人思考:如《路之惑》两任班长,两种养路方法,一个带着大家培路肩,另一个则领着大家铲掉高出的路肩,从而引发对科学养路的思考;《进城过年的老爸》则紧贴时代脉搏,讲述了儿子因买房而做了房奴,无钱回家过年,而谎称自己过年期间要值班,父亲却心知肚明,带着农产品和老伴多年的积蓄进城看望儿子,作者以小见大,描摹了当今社会小人物生存的窘迫处境和无奈;《送温暖》则以轻喜剧的笔调讲述了当下农村在扶贫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现象;他最近发表在《精短小说》第7期上的《芳草凄凄》,描写了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教师人格的裂变和扭曲,以及应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看似描写教育弊端,实则挖掘人性,书写人性的假恶丑;《一声叹息》《二奶》以及近期发表在《金台观》上的新作《兄弟》和《洛阳晚报》上的《王二的理想》等等针砭时弊,通过一个个小人物或一个个小事情,描写了世象百态,揭露了当下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深刻反映了现实生活。
总之,他的小说做到了内涵丰富,意境隽永,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既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又揭露了假恶丑,希望他笔耕不辍,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