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期 第171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9-1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眉县:创建“四好农村路”推动服务上台阶
新闻作者:文 / 李 婷


“十三五”以来,眉县累计筹措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达5亿元,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700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路、通邮、通公交及所有自然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形成了以国省干线为大动脉、县乡道为骨架、村道为脉络的路网体系,先后新改建45条85公里的县乡路、产业路、园区路,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的农村“干线路”。依托公路交通优势,建成了国家级猕猴桃批发交易中心、霸王河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文化产业新区等一批重点园区,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发展,连续七年获宝鸡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眉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1个太白山国家5A级景区、1个红河谷国家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是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支持太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眉县投资3.6亿元将绛帐至汤峪公路由二级路改造成一级路,打造了景观式生态绿化廊道,建设了全省首批集长途客运、城乡公交、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太白山旅游区一级客运站。建成16公里的红河谷旅游快速干线,完善了公路配套服务设施。
红河谷,乍一听到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电影《红河谷》。这里虽然不是电影里的红河谷,但它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静林寺、显洞寺、玉皇阁、观音崖等宗教文化古迹。谷内山势险峻,飞瀑深潭,其迤逦的景色和电影里的红河谷如出一辙,同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们前来观赏、游玩。客运站里游客中心、售票厅等建筑相临而立,宽畅明亮的全透明落地玻璃建筑洋溢着现代化文明的气息,客运站内公厕、休息区、热水供应处、便利店等一应俱全,络绎不绝的游客们悠闲地穿行其中,享受着难得的夏日午后时光。笔者置身其中,感受它各项服务设施的便捷与高效,很难想像这其实只是“四好农村路”创建中较高标准建设的一个农村客运站的侧影。
在农村公路助力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为助农增收致富,眉县积极整合国土、农发等资源,全面提升农村路网覆盖率,将农村公路修到田间地头,让猕猴桃、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实现就近就地销售。仅2016、2017两年建成通畅工程、联网工程和村庄道路576条337公里,农村公路完善工程59条117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72条186公里和危桥改造工程2座。投资5913万元为全县48个贫困村建成了151公里的“扶贫路”。通过加宽偏窄路面、处治病害隐患、完善排水设施、健全标识标牌、增加防护设施,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的服务品质和安全水平,让广大群众走上舒心路、驶入平安路,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公路的使用效率。在特色农业产业园、休闲农庄等交通量大的公路沿线,投资修建高标准农特产销售市场12个,将农村公路修到了山跟前、家门口、地头边,打通了群众出行和生产最后一公里,实现了通行车辆港湾式停靠服务和特色农产品销售无缝对接,使“四好农村路”真正变成群众的致富路、连心路。同时,积极发展农村物流,建设了眉县互联网科技产业园、明润物流园等园区,构建了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全县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企业达到71家, 2017年网上销售猕猴桃、樱桃等水果30万吨,综合收入9.7亿元,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省农村物流发展试点县。
“三分建、七分养”。针对农村公路中普遍存在的日常使用中破坏大、养护资金不足、养护难度大等难点问题,眉县出台了《眉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眉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眉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眉县村级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办法》等,健全完善农村公路养护制度。县政府统筹部署,严格落实“两个纳入”,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将日常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县乡公路实行统一管理、集中专业化养护,村道实行“村养护、镇管理、县考核”养管模式,成立了5个农村公路专业化养护工区,实现县、镇、村三级公路“级级有人管、路路有人养”。镇街农管所和各村委会聘用村道公益性岗位协议养护人员960多名,按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操作规程,开展农村公路预防性计划养护、季节性集中养护、精细化日常养护。县财政拿出70万元为全县各行政村各配备2辆村道养护作业车,使农村公路养护走向现代化机械化,全县农村公路优良和中等道路比例持续提升。坚持示范引领,统一制定农村公路示范路创建标准,每年年初下达创建任务,县财政安排50多万元,对达标路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奖励,对评选出的“示范村”各奖励1万元,极大地调动了起了各镇街、村组的工作积极性。目前,全县已建成河营路、红河谷快速干道等高标准农村示范路、美化乡村路8条270余公里。创新治超管理机制,积极探索路政、运政、公安交警联合检查和综合执法新模式,建立了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区域联动、运转有序、协调一致、执法规范”的治超管理体制,形成了治超治撒一盘棋工作格局。加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每年集中开展以路面三堆(垃圾堆、柴草堆、杂物堆)清理、路肩培置、绿化苗木修剪等为重点的路域环境集中整治活动,通过拆墙透绿、植树种草、修建文化墙和休闲游园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村公路沿线环境品位,使公路沿线四季常青,成为美丽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让广大村民充分享受“四好农村路”建设红利,眉县大力发展城乡公交客运。从2012年起,在全省率先实施客运班车公交化改造工作,先后成立两个公交公司,投资5169万元新购和改造公交车174辆,其中2017年和今年更新纯电动公交车60辆,累计开通城际、城乡公交线路30条,建成客运站12个,设置公交候车站牌366个,开通了宝鸡至眉县全省首条纯电动新能源城际公交线路,实现了全县8个镇街和所有行政村公交车通达全覆盖,跻身全省首批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同时,县财政每年拿出870万元作为城乡公交车辆运营补贴,对军人、残疾人、儿童及老年人实行免票政策,让广大村民们享受到最大的便利与实惠。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