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期 第1714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10-02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绿色玉带”领舞美丽汉中
----------汉中公路局打造千里生态路纪实      
新闻作者:文 / 张涛 马丹 彭昆
随着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的不断提升,普通干线公路以其开放性和与自然山水的贴合性,越来越贴近最广大群众休闲出行的要求。美丽干线公路在命名伊始,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融入“五美”干线公路建设始终,特别是在全省“青山、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金鼓齐鸣,全省生态环保战略中“陕南森林化”、“公路千里绿色长廊规划”给汉中创建美丽公路升级版打响了“发令枪”、描绘了“路线图”。
基于生态环保对公路需求进行准确定位
汉中公路局坚持“科学”为美的态度,“经济”为美的思路,“生态”为美的理念,将美丽干线公路创建与汉中“三市”建设、“四城联创”“美丽乡村”等发展规划相结合,依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人文资源和地理环境,融入旅游景点、产业园区、创卫创森、生态保护建设;同时合理安排利用资金,将美丽路创建与改建工程、大中修工程、日常养护紧密结合,制定“十三五”整体规划和田园风光游、骑行自驾游、绿色产业游、城市园林游等不同创建主题,做到重点打造与全面提升同步,建设与生态保护同步、养护与环境美化同步、安全设施完善与路侧治乱同步、创建与自然和谐同步。截至目前,汉中创建美丽干线公路480公里,公路优良路率保持95%以上,绿化覆盖率增加到60%,路宅路田分家设施实施长度85公里,停车区、服务区、停车港湾绿化景观节点增加到46个,平交道口及交叉路口渠化及规范1976处,增加文化墙16处,干线公路沿线生态及路域环境、安全通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因地制宜利用生态优势打造美丽公路
汉中公路局多方筹集资金实施干线公路路况提升和设施完善工程,整治各类地质隐患,增设修缮各类服务设施,提升道路安全通行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从根本上保障美丽干线公路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针对汉中国省干线依山傍水、植被丰茂的特点,始终把握治乱根本,尽量减少人为造景,不破坏生态,契合自然,不断优化公路绿化美化方案,充分利用沿线公路两侧裸露边坡、闲置地带栽植补植适宜当地特色和气候特点的林木品种;一般路段以种植生态绿化为主,常绿与开花乔木搭配,突出公路线性美、自然美;同时兼顾不同路段特殊性,例如在汉台以原有水杉为主进行补充和培育,体现独特水杉树荫大道;S211气温低以耐寒塔柏、冬青与草搭配,尽量贴合自然,G210、316西乡段气温高、湿度大,以樱花、广玉兰、紫薇等开花乔木搭配,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绿化效果。针对G210、G108山区路段路侧绿化平台少、山体裸露较多,采取合理砌筑、高挖低填等手段,尽可能争取绿化面积,选择燕尾兰、黄花、麦冬草覆盖,并在临崖山体栽植油麻藤、爬山虎、凌霄等适应性强的攀爬植物遮盖裸露,在易滑塌山体选择选择紫穗槐,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同时积极实施厕所“旱改水”、生态厕所,改善如厕环境,做到排污达标;规范公路加水洗车点,硬化过村镇路段平交道口,防止污染路面及环境;修建花坛、花池或栽植隔离栅、绿篱等实施路田路宅分家隔离,美化过村镇路域环境。美丽路创建与自然生态的融合,给出行司乘和沿线群众提供了既便捷舒适又赏心悦目的行车环境,也为美丽汉中增添了一份光彩。
突出生态保护路地共建提升服务水平
汉中公路局在全省持续实验推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变黑”、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同步碎石封层、微表处、裂缝开槽灌缝等多种“四新”技术,全方面节能降耗,并在全省干线公路养护中首次应用就地热再生工艺,桥隧加固中使用了梁桥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体外锚索预应力、壁可法修复衬砌、LED照明系统,其中108国道槐树关隧道中采用拱形波纹钢板加固技术在我省也属首例,践行了节能减排、生态环保、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线美丽路建设和提升基础上,全局各单位充分利用辖区生态优势,积极打造绿化靓化平台、生态停车区、休闲观景平台等节点,既美化了环境又提升了服务水平。比如汉台段对宗营过村镇路段路侧原本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废弃地实施综合治理,沿路铺设1.3公里红色透水路面,两侧以花草覆盖和绿栅防护,打造出一条整洁醒目、别具一格的景观骑行道,并在回收荒地打造突出公路文化特色的“秦巴路魂”文化广场,城市入口过去脏乱差的环境完全焕然一新。西乡段依靠政府回收路侧荒地,依托茶山风光在G210打造西乡古城综合服务区和路韵茶香停车区。镇巴段争取政府资金将镇巴杨家河废弃公路建成“荔枝古道”。南郑段路地共建依托S211自然风光优势打造石人山停车区,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来审视美丽路创建的设计、实施、巩固等各个环节,牢牢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营造了“建一条路、造一片林、绘一幅画、成一路景”的生态人文景观环境,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