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期 第171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10-09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第四版 < 上一版   
寻 味
新闻作者:■ 王艾荟


读与写
作家写作品,看似写人,写别人,写的都是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见识。
读者读书,看似读别人的书,读出的却是自己对于人生人世人性,心灵、情感、智慧的一种了悟,理解和共鸣。

人就是一杆秤,在内心随时衡量,裁决,掌握着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远和近,亲与疏,冷与热。
镜子
人要想看清楚这个世界,看清楚别人,首先得擦亮自己这面镜子。
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颗端正的心。
张扬
看似不张扬恰是最巧妙的张扬,诸如某些漂亮女人的着装艺术。
看似不张扬却是最大的张扬,诸如某些聪明男人的处事策略。
这些概都是老子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学活用。
奖章
人何须总在被动地等待别人为自己颁发奖章中,苦苦煎熬空耗时间,而应在即使无人理会注目中,仍能默默埋首不懈耕耘,去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生命的荣誉。自己为自己的人生颁奖。
外在的虚荣都将化作泡影,内在的力量无声却强大。
人生路途漫漫,人最需要的是自我肯定,自我鼓励与自我嘉赏。
写在天空的诗句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伟大诗人的诗句,早已被世人引用烂熟,也足见其深入人心,深得人心。每当读到这句诗,总给人以空旷高远之感,仿佛就是诗人写在天空的诗句,永值得令世人抬头仰望,浮想万千。
好的诗句,文章,艺术作品,想莫不应如此,既深深扎根于泥土,现实之中,又最终能摆脱掉两脚泥,脱离地面和人群,挣脱世俗、平庸和琐碎,抵达那广阔,深邃,隽永,空灵之境,永给人以触动和感怀,光明和希望。
但这又何等之难,放眼望,大多的作品,生于泥潭,又始终在泥潭里翻滚打转,最终死于,寂寂于泥潭之中。从未发声,从未出头。
虚与实
人所汲汲的,所拥有的一切外在的物质,如金钱、房子、车子、地位、名利等等,这些看似实实在在手中在握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却最为脆弱易失。如遭遇社会动荡时局变乱经济崩溃甚至小小的人事跌宕,都有可能毁于一旦两手空空。相形之下,反倒是一个人内心长久建立起的思想、信念、经验、智慧等等看似虚的,无形的精神的心灵的大厦,却很难被外界所影响,剥夺,破坏和摧毁。
实的不实,虚的也未必虚。世间事就是这样颠倒有趣。那些实实在在的未必长久拥有,那些看不见的虚的力量却足可依恃。
为文之道
文章,想在平凡生活里开出花,须修习得一颗慧心,强于感知;一双慧眼,敏于发现;一支传神之笔,精于表达。此心,眼,手三者合一,才能达成。缺一而不可。
磨剑
人常说“宝剑锋自磨砺出”,“十年磨一剑”,而人生之器,人生之剑,一个人的智识、能力、才华、修养,却是需要时时磨,处处磨的。须臾不可松懈。活到底磨到底。
平常心
平常人像平常人样活着,这是人生多么大的,多么重要的修为。
去除妄念幻觉,认清自己,看透世事,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一颗平常心,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一样自然地生活。
内涵
有意无意,一个人外在的表现,皆取决于内在的容量和内容。不言自明。
消化
生活时不时喂给我们些难以下咽,不愉快的食物。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吞咽,消化,消除不平块垒。然后,学会忘记,不以为意,云淡风轻。
避免人生的痛苦不幸,就是要建立起属于自我的,强大的消化体系和功能。以此来面对人生的种种非难和不测。 (作者系西汉分公司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