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期 第171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10-12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职工队伍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闻作者: 文 / 刘小会

2017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起的劳动关系变化,给职工队伍稳定带来了新的情况与问题,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对策研究,是企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职工队伍稳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全员劳动合同制催生灵活就业、企业与个人双向选择和自由流动成为现实。市场经济发展推动了劳动合同关系建立和完善,也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
传统产业关停,使一大批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操作工被淘汰,而新项目的上马,随技术更新和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引进,又使一大批文化程度较低的技术工人被淘汰。顺应市场变化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企业转型升级引发职工队伍结构革命。
职工实际可支配工资收入相对减少。社保缴费基数每年10%递增,个人扣缴额度随之上浮,工资上涨幅度难以消化由此引起的波动。
职工队伍新老更替对接不畅,青黄不接形成交替断崖。随年龄增长, 吃苦耐劳型老职工陆续退休,任劳任怨终生坚守一个企业从一而终的职业生涯理念被打破。新入职员工学历高、年龄小、接受新事物快,工作效率较高,但对工作依赖性低,辞职跳槽频繁,导致企业生产经营一贯性难以保持。
“五险一金”使劳动纠纷成为双刃剑。双向选择尽管用工灵活,但员工维权意识强烈,尤其是“五金一险”参保使劳动合同关系复杂化,解除合同纠纷增多,各类解职补偿给企业造成极大负担。受行业经营特点影响,灵活就业人员人数较多、文化程度较低、普遍社会责任感不强,寻衅滋事时有发生,企业规范管理困难。
传统企业观念陈旧,提升培训困难。受经济效益影响,企业技术人员专业提升培训有限,传统行业技术工人难以应对转型升级带来的岗位技能冲击,下岗和隐性失业增加。
企业经营面临转型升级挑战,社保缴费压力加大,引起临近退休人员人心不稳,造成职工恐慌情绪。
社保扣缴基数连年攀升,企业承担的养老负担加重,员工可支配收入水平难以明显提升,导致消极怠工,职工工作不安心、不尽心尽职。
应对职工队伍稳定面临的对策研究
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健全临时工约束机制。出租车从业人员确定主班司机合同制,降低了50%的人员流动性,减小了职工队伍不稳定性。
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引进竞争机制。把薪资考核收入标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透明化,鼓励企业招商引资、鼓励员工投资入股,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薪资政策激励员工与企业共进退。
横向整合资源,执行行业统管,搭建行业竞争平台,激励服务提升。对客运行业司乘人员集中调配,进行人员优化组合竞聘上岗。树立大客运经营理念,让班线客运走向私人订制;延伸旅游客运服务将旅游和服务顺利对接全程延伸;拓展通勤车业务纵深服务,从门到门、从出行到餐饮、从家庭休闲到商务洽谈,拓展纵深服务。做好客运服务大循环,增加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岗位,提升经济效益。
实行人员分流、重新上岗、解除合同三位一体联动,切实改变传统管人用人模式,从根本上理顺企业劳资关系,解决特殊人员造成的不稳定隐患。配合企业转型升级,对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工人定岗定员,富余人员在全系统分流,解决人浮于事问题。新上马项目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行竞聘上岗、业务骨干牵头,优先解决分流和下岗人员重新上岗,消化分流下岗人员造成的不安定因素。对全额交费(五金一险社保资金)下岗和停薪留职下岗人员进行分级管理,把社保全额缴费人员推向社会,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理顺社保缴费关系;对有岗不就占用资源人员按照劳动合同条款解除劳资关系,清理关系不明人员;对劳动能力欠缺的伤残、病养人员进行责权利划分,按比例收缴社保资金。
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搞好干部培训、推行“能者上庸者下”,让能管理、敢管理、会管理的干部干事创业,做带头人、领路羊。把“领导职能”贯穿到管理中去,让管理接地气,让政策落地生根。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思路,从严治党严管干部,提高工作透明度。加强对管理层的学习培训和教育,探索新时期员工思想异动,讲究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积极抢占工作主动权,从细节入手稳定大局。
应对新局面解决新问题的设想
做好企业运营架构的合理搭建和调整,让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战略和经营战术能共同发力、顺畅传导。以笔者调研的某企业为例,其管理人员占全体员工近38%,这部分人员素质相对较高,是稳定职工队伍的中坚力量;占比2%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是制定企业经营理念的顶层设计者,负责企业发展大局;占比14.7%的中层干部才是企业管理的中流砥柱,这部分人负责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他们是企业经营理念转化成经营战略的的阶梯,我们常说的管理出效益就是指向这些人的管理要效益。公司中层负责对企业战略设计成果和规划的灌输、转移和指导。而占比42%的专业技术工人是企业生产的实施者,他们是高层经营理念通过中层经营战略布局转化成经营战术的执行者,技术工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经营战术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进程和效果。中层干部是企业运营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管理层和职工对接的桥梁和纽带,职工队伍的稳定与此息息相关。所以管理好中层干部队伍,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养,增强中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是抓管理稳人心的关键。创新企业宣传形式和沟通渠道,让广大干部成为企业发展自信的传承者。通过他们让职工了解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长期愿景,明确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引导员工正确面对机遇和挑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提高企业对改革的适应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树立信心,激发干事创业精神,让员工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树立主人翁精神。未来的企业管理中,尝试中层流动,提高技能;加强培训,留住人才;稳定队伍,待遇提升;公开透明,制度把关;改善生产环境,推进激励建设;拓展经营思路,广开就业门路;和谐党群关系促发展。
在工会在职工稳定工作中,要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宣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光荣,在企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追赶超越促发展的劳动氛围。要充分认识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分析现状、制定对策,让制度、对策和设想接地气落地生根,服务职工、面向基层,促进职工队伍稳定与和谐。要把握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承担起团结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以工作成效赢得党政认可和职工信赖。通过真抓实干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