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期 第171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10-16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闲话水仙
新闻作者:■ 杜延军


在一个秋日的下午,我与两位多年未曾谋面的友人在一家陈列独特的书吧品茶叙旧,顺便要来一壶水仙茶,准备在这安静的环境下,惬意地度过一个难得悠闲的下午时光。闲话间,杯盏绕壶,茶香氤氲,清香四溢。我顺手拿来一本陈赋编著的《吃茶去》,就看到了一些有关水仙茶的冲泡知识。
水仙茶是福建茶农创制的名茶,属于中国茶叶优良品种之一,也是福建乌龙茶类中的一种。水仙茶被列为48个“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之首,又是全国41个半乔木大叶型茶树良种的第一个,茶树良种发源于福建省建阳市。
清朝康熙年间,有位福建人发现一座寺庙旁边的大茶树,因为受到该寺庙土壁的压制而分出几条扭曲变形的树干,那人觉得树干虬曲有趣,便挖出来带回家种植,他巧妙地利用树的变形,加以反之,结果培育出清香的好茶,闽南话的“水”就是美,因此从美丽的仙山采得的茶,便起名为“水仙”,令人联想到早春开放的水仙花。
水仙茶主要有闽南水仙和漳平水仙两种,其共同的特点是兰花香明显。闽南水仙外形肥壮,色泽绿褐油润而带宝色,部分叶背呈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浓锐,味浓醇厚,喉韵明显,回甘清爽,汤色浓艳带深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软亮,叶缘红点鲜红。而漳平水仙茶梗粗壮、节间长、叶张肥厚、含水量高且水分不容易散发。外形条索紧结卷曲,似“拐杖形”、“扁担形”,毛茶枝梗呈四方梗,色泽乌绿带黄,似香蕉色,“三节色”明显。其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香气清高细长,滋味清醇爽口,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现,叶张主脉宽、黄、扁。现大多采用四方形饼式包装,成为驰名的水仙茶饼,而我们此时口中呷的就是这种漳平水仙。
一般来讲,泡茶的水要甘而洁、活而清,而且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晒阳光。现一般多用天然纯净水冲泡,其实有条件的话,用山泉水、溪水、井水泡茶是最好的。水仙茶的冲泡,除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器皿。先得准备茶船,用以供放茶壶,即可保护茶壶,又能盛热水保温并供烫杯。再就是根据饮茶人数准备茶盅,每人一个盛放茶汤之用。还有茶荷,给大家赏茶时盛茶用。准备一块茶巾来吸干茶壶与茶杯、茶盅外之茶水。再就是舀茶叶的茶匙和放置茶杯的杯托,基本上也就这七八种茶具足已。
茶叶的用量、水温、时间把握是冲泡好水仙的技术要素。首先在茶叶用量上,要泡出好喝的茶,就得掌握好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品茗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要掌握好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其次是水温,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能用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最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根据所泡茶的品种而定。比如,在泡汉中绿茶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后,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水仙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茶汤才会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颜色会较深,维生素C也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的咖啡碱更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其实,茶叶的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也很大,这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很大关系。大部分茶叶在冲泡第一道茶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道能浸出30%左右,第三道能浸出10%,第四道则所剩无几。除了个别耐泡的茶以外,浸出的比例则有所不同。
每一片茶叶都是有生命的,无论在茶树枝杆上的生长,还是在烦杂的制作过程中,或是在杯中的沉浮,都等同与人的生命一样,其价值在贡献而不在于长短。
水仙也同是一样。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