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期 第172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10-3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第一版 下一版 >
小李,厉害了
新闻作者:文 / 侯家乐


秦岭深处插出了一条高速公路,(柞)水(山)阳高速。这就有了一群开山筑路的人,李肖东是其中一个,大家称他小李。小李是路基11标项目部搞测量的。三十来岁,山西人,爱吃醋,鼻音重,黑,瘦。
三年前,水阳高速一开工,他作为第一批入场的“运动员”,戴着草帽,穿着胶鞋,背着仪器,拿着图纸就来了。那时节正是酷暑盛夏,多少人抱着西瓜吹着空调不愿动,小李没得选,顶着大太阳没日没夜地在山里钻,测量放线。
穿梭在密不透风的玉米地,胳膊被玉米叶子划出了一道道小口子,火辣辣的痛,小李自言自语:“吓,厉害了,带着刀子呢!”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天下来前胸后背大片大片的白色汗渍。小李乐了,又在嘀咕:“厉害了,成出盐大户了。”没错,小李的口头禅是“厉害了”!
工程未动,测绘先行。为了给工程赶进度,小李加班加点早早就完成了征地拆迁,红线清表。小李啊小李,你这才是厉害了!
“厉害了”的小李更瘦了,更黑了,黑得发光。项目部的王工爱说笑,在饭堂遇到小李,就说:“小李,你这个光啊,不平常,是勇于吃苦的光,是职业素质的光。”小李也笑:“王工的口才厉害了。哈哈哈,我争取再黑一点。”王工嘱咐做饭的常师傅常做点山西的刀削面、、莜面栲栳栳什么的,多搁醋,让小李吃,吃胖点。小李乐了,常师傅白案高手,做的好啊,一绝。
为了找一个点,小李当天背着仪器,爬上西钟岭。结果,爬到山腰的时候越爬越陡,只能抓着山上的灌木停下来,更要命的是手机连信号都没有。小李困在险坡上,上也不是,下也不是,稍有不慎就可能跌落谷底,尸骨不全。小李可不想那样,山西老家还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呢,虎头虎脑,才三岁,可心疼呢。等到工友大刘和川子发现后来接他,问:“还能走不?”小李摆摆手:“腿软成面条了。”又问:“要不今天就不测了?”小李又赶紧摆摆手:“别,我咬咬牙!”就真的咬了咬牙,跟大刘和川子你搀我,我扶你,连走带爬上了山,完成了测量任务。说到底,小李还真是能下硬茬。回来后,小李说:“秦岭这山啊,领教厉害了,差点吃不上常师傅的了。”
小李也有一些奇思妙想。每次国家发布明年“节假日安排表”的时候,小李就想要一张明年的“晴雨表”。
因为真要有一张一整年的晴雨表,那就厉害了,可以根据晴雨表来做安排:晴天上工地,下雨天睡个懒觉,要是连续的大雨天能不能抽空回个家呢?哈哈哈,做梦娶媳妇,净想好事了。
一想到回家,小李就想起上次回家之后,大宝小宝见到他不是冲上去抱着他叫爸爸,而是转身跑回屋里喊着“妈妈,那个人又来了”。怎么自己就成了“那个人”了,这让小李鼻子发酸。要说回家,还真不容易。为赶工期,都在加班加点,只能等过年了再回家看看。平日里,唯有打电话报平安了。每次打电话其实就是翻来覆去那么几句:活儿很轻松、吃住很好、马上就回。谁信呢!
三年一眨眼,水阳高速就要通车了。小李呢,和他的伙伴们又要去另一个地方修路了。天南海北地去。
一次,和王工站在工地看着每一座隧道,每一个桥墩,每一幅系梁,小李都觉得亲切,觉得不舍。小李感叹道:“有时候我都觉得我们真是厉害了。咱们给中国腾飞提速哩。你看这路,要走多少人,要过多少车!厉害了,厉害了!”
此时,秦岭山中的秋叶红了,真美。
王工也随声附和道:“是啊,厉害了!”
 (作者供职于柞水至山阳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