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期 第172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10-3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量测天下
新闻作者:文 / 图 张富春


都说筑路人苦,而在筑路人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逢山开路、结绳攀岩,他们起早贪黑、风餐露宿只为一组最原始的“X、Y、Z”跑遍每一个山头;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环境多么恶劣,道路多么艰险,总是冲在最前面,用双脚丈量滚滚车轮即将驰过的每一寸土地。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没有光鲜亮丽的外形,有的只是泥泞的双脚、刺破的双手。正是有了他们,每一条铁路、公路,每一座桥梁、隧道才从无到有,每一列高速列车才能分秒不差一路奔驰。
在宝鸡至坪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第9标段,有一位用汗水和脚步在施工一线默默付出的测量人,他是我们的测量队长韩志宏。刚刚30来岁的大好青春,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是,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地。沉默寡言的他,在老员工眼中,是个实实在在干活的人;在新同事眼中,是个耐心教导的好导师。长隧道、深基坑、高桥墩、高山测量、水中测量、路堑测量,危险的地方总是他一马当先,他以娴熟的仪器操作和钢铁般的意志保障着工程项目的进展。
刚刚开工时,人员设备缺乏,顶着“三九”严寒,带着自己的两位小兄弟,拿着图纸,背着仪器,沿线路寻找并布置水准点控制加密点。每天早出晚归,废寝忘食,加上秦岭山区地形复杂、山势陡峭,为了减轻重量拿好仪器,测量队几乎一天喝不到水。他们背着沉重的仪器用绳索捆绑助力,一步步坚定地爬到山顶,为隧道测出精准的每一个站点。秦岭覆盖面积比较大,整体山形比较陡峭,来回时间比较长,为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中午他主动要求在工地一角就餐,送餐车不能上山,他不想再辛苦自己的队友,便徒步下山去取午饭,如果测到离山下远的时候,午饭就等到和晚饭一起解决了,只为争取时间。晚上回来还要加班加点整理一天所测的数据。满身的泥土、枯枝败叶,满脸的疲惫不堪,让人心疼,却给人一种满载而归的精神面貌。
俗话说得好,每一个成功的测量人背后都有一架仪器。别小看这些体积不大的仪器,它们身价十几万、几十万的都有,比你住的房子还贵。测量仪器越来越先进、精确,但还是要人去操作。对他来说,仪器就是相依为命的另一半,是手、眼睛的延伸。有空你去测量队的办公室转转,他都给仪器们腾出一个专门的房间安放,你要蹭到了,他准心疼得说你好几句。
韩志宏从毕业到现在8年的时间,一直专注于测量行业,如今已转战施工现场,并辅助新人做好测量工作。
他就像秦岭山边上永不停息的清江河,不知疲倦。在他的工作中始终没有奢求,只有追求。他常常给人家讲工作最要的是两个字――态度,你对待工作是什么态度,工作就会给你什么结果。遇到少而难见的测量任务时,他尽量让大家都来,会的人干,不会的人看,在干中深化,在看中提高。他带动、鼓励大家多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使得测量团队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节节攀升。
测量,其实是个透支的行业,透支着体力,也透支着青春;同时也是个神圣的行业,神圣在精准,神圣在奉献。他们与辛劳的日夜为伴,心甘情愿地挥洒着汗水,他们火热的青春里,每道年轮都刻着对这个行业无尽的爱。
 (作者供职于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公司宝坪9标)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