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过隧道工长,当过现场技术员,从副总工历练到如今的项目副经理,说到他,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大伙也亲切的送他一个外号“奥利奥”,他就是平利至镇坪高速公路2标中交二公局三公司项目生产副经理――奥张华。
2017年7月29日,正休假准备次日陪伴55岁老母亲过生日的“奥利奥”,突然接到单位的调令,要求30日赶到平利,接受新任务。
到达平利,放下行囊,顾不上丝毫休息,与项目部领导简单地开了一个碰头会,简要了解目前项目临建工作进展,便一头扎进了施工区域现场。由于项目临建施工场地有限,近20个人“蜗居”在工地附近租的两间民房里办公、生活。除此之外,更为头痛的是办公地点距离施工现场还要步行5公里,大伙每天都辛苦往返于办公区和施工现场。面对临建场地,眼前一米多高的野草,周边都是庄稼地和果园,顽固的村民为了保护他们的庄稼和果园,只要听到挖机开动的声音,就会有一些“老古董”大爷提着棍棒过来阻工。而材料运输的村道因常年排水不畅,又是三个标段运输材料的必经之路,导致某些路段泥洼不堪,受损严重,个别路段因山体原因忽宽忽窄,稍微大点的运输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材料运输难上加难。可这些困难没有难住这位西北“猛汉”,闻此状,“奥利奥”主动与业主、当地村镇领导沟通,连夜调来挖机和破碎锤,为当地修补道路,同时拓宽个别路段,不仅畅通了运输道路,也化解了与村民之间的矛盾。
“路见不平一声吼”。有一天项目工地当地来了几名社会人,凶神恶煞,说要承包土石方运输及设备租赁,不答应就堵路阻工。面对气势汹汹的不良人员,“奥利奥”不惧威胁,厉声呵斥道:“这是省重点工程,材料、设备都是我们通过合法程序招标确定的,不是你们想来就能来的,奉劝你们马上离开!”这伙人自知理亏,灰溜溜地离开了。
“最大的困难,是前期没水没电。”晚上打临建垫层,现场无灯光照明,“奥利奥”就用车灯照明。办公区10天成形,生活区12天成形,项目的前期临建工作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建成投入使用。
9月20日,距项目进场已经将近两个月了,而古仙洞隧道便道施工、出渣问题就像一座大山一般难以逾越。由于便道问题一直导致整个隧道工作面无法开展,而且隧道口便道施工又与涵洞交叉施工,一上一下,稍不谨慎就会影响古仙洞隧道施工的整个排水工作。“屋漏偏逢连阴雨”,9月的秦巴山区雨水集中,这个时期经常会出现暴雨天气。那段日子,“奥利奥”把他的状态比喻成爬山,翻过一座山,又是山外山。一边要尽快解决便道施工,保证尽快开展隧道施工作业面,另一边要做好防洪防汛准备,由于业主要求项目必须建设为全线标杆,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意味着要付出更多,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要想方设法攻克难题,无论有多难,只有一个字“上”!
抢进度,“奥利奥”有自己的“小九九”,在做好临建和测量放样的同时,便道的修筑成为了一项主要工作。古仙洞隧道坐落冲河流域,水系发达,而古仙洞隧道施工地貌小而独立,如果涵洞施工稍有不慎,排水不畅,就会形成堰塞湖。而周边山体林地、果树覆盖较多,这些又都属于当地村民的主打产业,征地工作阻力大、难度可想而知。“奥利奥”每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积极了解当地人情世故、地理环境,理顺地方关系,征地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真正的“战斗”才刚刚打响,古仙洞隧道洞口的便道一直是项目工作的难点和焦点,便道修筑的快慢决定主体工程的进度。修筑便道主要材料碎石要从5公里多的地方运来,每一车都要过磅计量后才能拉到指定的位置。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奥利奥”想办法寻找多个切入口,开启自己的“白+黑”模式,带领10名项目部“精兵强将”,以三班倒的形式,加班加点。长期的暴雨引发的雨水堆积,让本来就坑坑洼洼的路面更加举步维艰,好在每次大雨虽然来势凶猛,但也只是下一阵子再停一会儿。这个时候,“奥利奥”见缝施工,利用大雨停歇的间隙,带头抢便道,遇到小雨淅沥的时候,穿上雨衣继续坚守岗位。就像歌里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经过日日夜夜连续奋战,古仙洞隧道洞口场站建设和便道施工比原计划提前20天完成,顺利解决了隧道施工作业面不足的难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大伙时常评价“奥利奥”不讲情面,但正是因为他的“严格”与“体贴”,收获整个团队的“死心塌地”。“奥利奥”常说:“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艰难地走过来了,摆在面前的困难,只要较真与努力,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作者供职于中交二公局三公司平镇2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