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太凤高速公路建设大军里,有这样一群默默坚守的赶着牲灵的人们,用最原始的畜力穿梭在秦岭的高山密林中。
“我们这儿有一个不成文的交规,所有人在山上遇见骡子队都要给他们让路往山边儿靠,尤其搬运塔材拐弯儿的时候,稍微不注意,骡子就起不来或者就滚下去了,一滚就是俩,谁看见心里都难受,短短的两个多月里,我们就有四个‘无言的战友’离开了我们!”国家电网宝鸡供电公司太凤高速供电线路配电公司施工工程项目经理张雅俊说。
为了保障太凤高速施工用电,作为太凤高速供电线路施工工程,国网宝鸡供电公司上下高度重视,成立指挥部全面部署任务,由宝鸡供电公司副总赵宪军任总指挥,其下属五家子公司参建并成立施工项目部,配电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他们克服山地作业的种种困难,为太凤高速建设保驾护航,承建10kV线路三条,35kV线路一条,近200座杆塔施工点几乎全在人迹罕至的秦岭大山山脊之上。整个项目施工人员167人,4个骡马队,总共60多匹骡子。
“一头骡子每次运输负重在300至700斤,一天在山上跑八趟,来回就十六趟,恼火哦!”刚刚下山的一组骡子队组长,来自四川凉山州的彝族大哥说。为了保护太凤高速沿线的秦岭生态系统,不愿意采用毁林开路进设备的办法作业,机械文明在这里就被中断了,项目组从贵州和四川请来骡马队,完成机械操作不了的运输工程。所有杆塔、基塔等设备及施工用的钢筋、砂石、水泥等材料,都需要骡子队从山下运输,骡子队走得都是原生态的山路,尽量不破坏林木。
10月17日,我们在田坝立交旁的山沟跟随拉钢筋的骡马队一起上山,全程目睹了骡马队的坚韧和辛苦。与肩同宽的原始路径,身负700斤重的钢筋,走十米就要停下来调整体力,尤其在拐弯的时候,非常吃力。领队的彝族大哥说:“这边的领导对我们也很关心,时间长了大家在一起慢慢语言沟通也没有障碍了,每天在山上还会给我们送热饭来,工作虽辛苦,但还是很温暖的,天气慢慢变冷了,我们力争在工期内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
太凤高速供电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孙炜说:“为全力保障太凤高速建设和运行期间电力供应,公司承建的供电工程将新建1座35千伏白云驿隧道变电站,增容、扩建4座35千伏和1座110千伏变电站;新建35千伏线路3条62.4公里,10千伏线路7条56.8公里。10千伏供电工程预计11月中旬竣工,35千伏供电工程预计2019年3月完工。”
施工进度、恶劣的施工环境、原始山林、高耸的山脉、沟壑、马蜂、“倒钩牛”、坚石等无一不是线路施工的“绊脚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配电施工团队长期驻扎野外。秦岭山脉石质坚硬,处处都是连山石、坚石,爆破容易影响山石基础变化,给周边百姓造成安全隐患。想在这里开挖基塔,只能采用发电机、电镐开挖,新电镐用不了几天就得更换,几个人辛苦一天才能打下去二三十公分,而他们的任务是平均开挖三米,一座基塔四个坑要开挖,一天开挖下来满手血泡,回来端着碗不住地发抖。
和他们交谈之中,我被一个又一个故事感动着,也被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所感染。见到他们之前,我很难想象在现代化机械施工的高速公路建设进程中,还有一群赶牲灵的人,执着、敬业地劳作在秦岭大山中,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民间劳动者的风范,遵循着太凤高速生态、环保、绿色的理念,默默奉献着。
太凤高速还在建设,和千万建设者们一样,他们的脚步努力前行,他们的身影在秦岭深处无声地穿梭。 (作者供职于太凤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