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期 第172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10-3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奋战秦岭之巅
新闻作者: 文 / 温宏耀

2010年大学毕业,王晓东进入了中交二公局四公司,带着刚走出校园的青涩和对路桥人发自内心的仰慕投身到了路桥建设中。那一年,他22岁。
7年的风餐露宿,厚积薄发,他成长为公司年轻一代的标杆,任宝鸡至坪坎高速公路LJ-4标副经理,负责二局及四公司历史上第一座公路隧道竖井。放在全国范围内,本项目的秦岭天台山隧道竖井深度位居全国第二位,深度560米,仅次于秦岭终南山隧道竖井的661米。由于公司缺乏对于深竖井施工管理的技术人才,王晓东勇挑重担。从进场开始就不断地考察学习,给自己充电。亲自去云南大瑞铁路项目考察了竖井施工工艺和设备投入情况以及劳务分包方式等。回到项目之后就开始着手考察合适的施工队伍,从队伍的选择和确定到最终的合同谈判他都亲自参与。
由于竖井位于自然保护区内,基于国家环保政策的大形势,林地使用和环境水保手续要求极为严格,没有批复手续坚决不能擅自开工建设。领导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从一无所知到熟悉所有手续的办理流程,过程中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历,很好地锻炼了他自己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2018年年初,紧锣密鼓的临建工作开始了,从场地设计布置、功能区划分、设备安装,王晓东带领年轻的技术人员不等不靠,与各方面专家沟通,解决实际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临建工作。正式开工建设后,针对现场实际情况,主动和项目总工制定井口施工方案、防治水方案等,并和设计院沟通将原设计的初支钢筋骨架变更为钢拱架,既大大缩短了加工安装的时间也为项目节省了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管理制度。一切生产行为必须严格落实管理制度,让所有人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保障设备安全运转。从开始跟施工队伍学习经验到现在的引导式管理,转变角色进入状态仅用了一个月时间。目前竖井工地现场井筒掘进已安全过百米,一切顺利。这个过程王晓东付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晓东就是这样对工作无比热忱,对同事一片诚心。在工作中,他刷新的是高度;在团队中,他彰显的是一个领导者应有的风格。这样的高风亮节,弥散在他的工作与生活中,犹如春风化雨,犹如冬日暖阳,温暖了身边的每个人。用爱心与人格魅力将全部由新毕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凝聚成一支能吃苦、有技术、会管理、坚不可摧的建设团队。
这就是王晓东,一位优秀的“鲁班精神”的传承者,一位浑身充盈着“工匠精神”的建筑人,一位非凡而又普通的路桥建设者!因为专注的热爱,因为执着的坚守,定会为宝坪高速的建设增添一抹亮丽的风景,贡献他全部的热忱和力量!
 (作者供职于宝坪项目4标)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